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故事-江南的抗清斗争

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陪都南京,陪都的文武官员既恐慌又悲哀,他们面北而跪,共祭崇祯皇帝。当下誓言:一定要打败农民起义军,以报亡君之恨,重新建立明王朝。1644年五月十五日,南京官员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建立政府,定明年为弘光元年。弘光政权控制着农民起义军兵锋未至的江南广大富庶之地,拥有五十万军队,力量比较雄厚。

福王政权一建立,就打着“报君父之仇”的旗号,与农民军相对抗。对于清朝统治者,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六月,他们派兵部侍郎左懋第等通使致谢,“相约杀贼”。明使臣带金、银、绸缎各一万两、匹,作为酬谢清军入关破“贼”的礼品。还海运大米十万石、白银五万两,犒谢吴三桂。同时提出,消灭农民军后,清军退出山海关,由福王政权重建明王朝,每年给清统治者进贡白银十万两。清朝官员收下了南明的礼品,但拒绝平分胜利果实。他们扣留了左懋第,并部署军队,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师南下,攻打福王的小朝廷。

福王政权极端腐败,根本不是清朝对手。朱由崧深居宫中,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清军南侵,警报时至,福王并不理睬。除夕,群臣进见,福王不乐,众人误认为他为社稷担忧,再三劝慰,结果朱由崧答道“后宫寥落,且新春南部无新声”,弄得群臣哭笑不得。朱由崧修建兴宁宫,所挂楹联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这些都深刻反映出南明统治者颓废、空虚、腐朽的精神状态。

此时朝中官员继续明末的党争,作为政治上排除异己的手段,勾心斗角,乌烟瘴气。一些人指斥马士英及他所引荐的兵部尚书阮大钺为阉党,上本弹劾。马士英以拥立之功,指责他的对立面为东林党,竭力杀逐。除此之外,马士英等朝廷大员揽权行私,借口筹集兵饷,兴修宫殿,搜刮民财,卖官鬻爵。当时,南京街头流传民谣:“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马家口是长江的一个渡口,这里是隐射马士英贪污。

福王的文武大臣中,仅有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实心踏地为朝廷效力。他出行不张伞盖,吃饭不备两菜,睡眠不解衣带。多次上书,要求朱由崧卧薪尝胆,报仇雪恨。对于清军,他幻想以黄河为界,共同镇压农民军。后来,他识破清军南下意图,一再呼吁朝廷注意,朱由崧和马士英却置若罔闻。

镇守武昌的总兵官左良玉痛恨马士英贪赃枉法,提出“清君侧”的口号,率兵沿长江东下讨伐马士英。此前,多尔衮写信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回信拒绝。此时多铎率兵直趋扬州,马士英却让镇守扬州的史可法从前线调兵抵挡左良玉。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已攻离扬州仅三十里之地。正在抵挡左良玉的史可法得讯,骑上快马,连夜赶回扬州,马上派人四处调兵。可是各镇将领都拥兵观望,拒不听命,只有总兵刘肇基率领两千人来扬州救援。史可法见兵力太弱,无法迎击清军,便令刘肇基将部队开入城内,紧闭城门,坚守扬州。

史可法身披铠甲,手持宝剑,亲自同刘肇基在城墙上指挥。老百姓被组织起来,青壮年男子登城站岗,老年人和妇女烧水煮饭。扬州城军民决心与敌人血战,与扬州共存亡。

清军统帅多铎敬重史可法为人,数次写信劝他投降。史可法连信封也不开,便扔到一旁。多铎见劝降无效,便下令用大炮猛轰扬州城,城内军民伤亡惨重。由于力量悬殊,又孤立无援,史可法知无转机,他写信给母亲和妻子,表示要以身殉国,又叮嘱部将史德威说:“我死之后,请将我埋在太祖皇帝墓侧。如果不行,就将我埋在梅花岭。”一连七日七夜,史可法指挥炮兵反击,清军死伤数千。扬州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被清军攻破,刘肇基率所部坚持巷战,全部壮烈牺牲。史可法自刎时被部下抱住,企图突围时被俘。他高声喊:“我就是史可法!”清军押送他往多铎大营,多铎尊称他为“先生”,请他协助清军收拾江南,并许诺封授高官。史可法不所为动,大义凛然地说:“死守者我也,请毋杀扬州人。”后来被清军关押三日,不屈就义。清军痛恨扬州人民奋起抵抗,下令屠城十日,城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昔日繁华的扬州,几成一座死人城。此为史书所载惨烈的“扬州十日”。

扬州失陷后,清军势如破竹,长驱直下,逼近南京。这时朱由崧正在夜宴,闻讯狼狈出奔,逃往芜湖的黄得功军中。清军追至,黄得功奋勇拒战,因箭中喉咙,自刎而死。福王被俘入南京,百姓夹路唾骂,以瓦砾击打。福王见到多铎,叩首乞降,后被处死。南京的文武勋戚也大批迎降。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