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秦汉故事-秦王朝巩固统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战争的需要,修筑了许多关塞、城堡等军事设施,直接阻碍了统一后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将其全部平毁,并调用民力大规模修建道路。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20年),修筑了两条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国道,称为“驰道”。一条通往现今的河北、山东,一条通往现今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这些道路都是按照统一规格建造的,路基筑得又高又结实,宽达五十步,路旁每隔三丈就种一棵松树。公元前212年又修了一条从咸阳向北延伸到九原郡(内蒙古境内)的大路,叫“直道”。这条道路全长一千八百多里,至今还有遗迹可寻。另外,通往今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也都修了宽窄不同的道路。

为了防御匈奴对北部边疆地区的骚扰,秦始皇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修筑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建成了一条西起今甘肃临洮、东达今辽宁东部,全长五千多里的长城,号称“万里长城”。这对保障内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的政策,引起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本来可以采取比较妥善的办法,但是秦始皇却选择了极端残暴的手段,即“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的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里举行宴会。仆射周青臣颂扬了秦始皇平定海内实行郡县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不以为然,又提出了实行分封制的主张,说,商周统治天下千余年,就是分封子弟和功臣的结果。现在秦朝不学习古人,统治是不会长久的。始皇命群臣对此发表意见。李斯反驳淳于越的议论,并指出:“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古时的东西为根据来反对现实,扰乱民心。如果不加以禁止,就会降低陛下的权威。”他建议:“将秦史以外的诸侯史书一律烧掉。除博士官主管所藏者外,天下敢有私藏《诗》、《书》、百家语的全部交官府烧毁。有敢私下谈论《诗》、《书》者,处以死刑。引用古书反对时政者,杀掉全族。知情不告发者同样论罪。令下三十日后还不烧者,脸上刺字罚做苦工。医药、卜筮、种树的书不禁。凡是要学习法令的,以吏为师。”始皇批准了这项建议。

到了下一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始皇想长生不老,要方士访求仙药。方士侯生、卢生二人见始皇残暴,方剂试验不灵,就要杀人,便偷偷地逃跑了。始皇得知后,大为恼火,派官吏追查。结果查出批评过朝廷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将这些儒生统统活埋了,是为“坑儒”。焚书坑儒是不可原谅的暴政,对文化发展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我国古代许多文化典籍都因此不传于后世。

秦始皇先后五次率领文武百官大规模巡行天下。在最后一次出巡途中,得病而死。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第五次到东南巡行。随行的有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并行符玺令事——掌管机要文书的宦官赵高以及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

秦始皇一行先向南行,于当年十一月到达云梦,在九嶷山上祭祀了虞舜,然后沿江而下过丹阳到钱塘,再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再乘海船北上,到达山东琅琊。在返回途中,秦始皇感到身体不适,到了今山东省平原县南就一病难起。随行医官诊病、进药,不见效果。

秦始皇虽早就为自己修建了庞大的陵墓,但却特别忌讳谈死。所以他生病后,跟随的李斯等人也不敢同他议论后事。次年七月到了沙丘(今河北平乡),病情越来越严重,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命赵高赶快写封诏书给镇守北方边疆的长子扶苏,要他速回咸阳。诏书写好还未及交给使者送出,秦始皇就命归黄泉,终年四十九岁。

丞相李斯唯恐死讯传出,朝中诸位公子夺位和天下发生混乱,故秘不发丧,等赶回咸阳再说。

他们将装有秦始皇遗体的棺木放在车上,关上车门,放下窗帷。送食物和送文件,照常进行。除胡亥、李斯、赵高少数人外,其余的人都不知道秦始皇的死讯。

秦始皇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一直未立太子,所以李斯催促赵高赶紧派人将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送去,请扶苏尽快赶回咸阳。赵高与胡亥私交很好,而与蒙恬有仇,他极不愿意和蒙恬要好的扶苏继位。所以,他有意将秦始皇的诏书藏起来后对胡亥说:“始皇崩前,未封其他王子,独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若扶苏回咸阳继位,你无尺寸之地,如何是好?”胡亥一听,也感到问题严重,但他毫无办法,只得向赵高问计。

赵高便找到李斯商议,李斯瞻前顾后,取任人唯亲为上策,便伪造立胡亥为太子的遗诏。又以始皇的名义给扶苏和蒙恬写下假诏书:“公子扶苏与蒙恬将军统帅数十万大军,屯守边疆十多年,未有尺寸之功,反而数次上书诽谤皇上,口出怨言。是为人子而不孝,为人臣而不忠。特赐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