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1)

这一切显然都是违背事实的主观妄断。别的不说,单就生活依据言,本书所收散文从《故乡杂记》到《陌生人》中,就部分记录了《子夜》的素材。更多的此类散文本书未收。《子夜》是茅盾此前全部人生经历的集中提炼与升华的结晶。其原始生活积累,包括他的故乡农村城镇生活;1916起在上海的近20年代的生活;从他参与建党起的政治生活;他任编辑工作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文化界、知识界生活等等。吴荪甫这个典型以其表叔卢鉴泉为原型(茅盾对他,从在故乡的青年时代、在北京为官时代和在上海当金融家时代,作了20多年的跟踪研究)。此外又以在上海接触的许多资本家作了补充。《子夜》有了立意之后,茅盾犹感生活不足,又到公债市场、工厂、“沙龙”作“定向”生活积累。构思过程也几经反复。他先后写了三份写作大纲。人物从百余个压缩到90多个。最终还把原定的“都市与乡村交响曲”凝缩为“都市交响曲”。其农村城镇素材被切割下来写成本书所收的《小巫》、《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水藻行》和本书未收的《多角关系》等一大批中短篇小说和一大批散文。

这些的生活积累和思想艺术探求,显然不是上述论者所能否定的。由于茅盾及其作品是十分复杂的文学存在,正如周扬所说:认识它“这需要时间”。茅盾曾说:“大家一致赞扬的作品不一定好,大家一致抨击的作品不一定坏,而议论分歧的作品则值得人们深思。”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由浮躁转向深沉。使《子夜》“否”极“泰”来。最近又出现了充分肯定的声音。例如有的学者深入阐述了茅盾及其创作的“经济学视角及其意义。”认为《子夜》“从社会经济结构切入,去反映、解剖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堪称政治经济小说。”这是茅盾的“独创性”、“优势”、“过人之处”和“价值之所在”。“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有的论者还引证恩格斯论巴尔扎克、列宁论托尔斯泰以类比茅盾,进一步展示其宏观的跨学科的价值。

三四十年代茅盾的散文创作有了全面的开拓。仅抒情散文就完成了后两个阶段的新建树。面对30年代初文化“围剿”、文网禁锢,矛盾施展诗人才情,抒发对社会黑暗的愤懑;这个阶段可称之为“时代的象征”。代表作即本书所选《谈月亮》、《天窗》和发表时题为《随笔三篇》的《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印》。茅盾在题记中说:“这是拟写成三个短篇的题材”;被压紧、滤清,“抽去血肉骨骼,单把‘灵魂’披上一件轻飘飘的纱衣”,用象征隐喻写黑暗与光明交战的“30年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矛盾”。

鲁迅逝世次年,全面抗战爆发。茅盾众望所归,独力挑起文坛领军重担,参与发起并领导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他转战武汉、广州、香港、新疆与革命圣地延安。又应中共中央要求,适应统战需要奔赴重庆,协助周恩来开拓文化抗日统一战线。他对党领导下解放区崭新的社会崭新的生活感受颇深。因为反动当局限制,不能直接介绍,遂用象征隐喻笔法写了一批抒情散文。这是其第三阶段即“理想的象征”期,代表作即本书所选的《风景谈》、《白杨礼赞》、《开荒》等。

除抒情散文外,茅盾还有全面的开拓。其叙事散文如《故乡杂记》等开拓了散文创作史上的社会剖析流派。他还写了一批寓言式的散文,本书所选的《谈鼠》、《森林中的绅士》等即属此类。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具情节连续性的长篇散文,如《苏联见闻录》、《劫后拾遗》等,都是少则数万言多则十数万言,这类似当今文坛的大型报告文学,是文学史上的一批“重镇”。

1949年全国解放之后,茅盾众望所归,虽然他主观意愿在继续创作,但在毛泽东、周恩来坚请下盛情难却,担任首任文化部长达十余年之久。与此同时他还兼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直到逝世。由于公务繁忙,茅盾从1949年写完短篇《春天》后基本上停止了小说创作。散文也很少。在“文革”期间,茅盾在散文创作上再度爆发,这就是长达八九十万字、实录其85年人生历程的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的面世。此书从出生、家世、童年时代写起,直写到1949年全国解放。它描绘出宏大的革命历程与文学活动背景,全面客观地介绍自己的创作与理论生涯及其社会反响。特别珍贵的是坦诚地展示其创作与理论批评产生的来龙去脉。这是难得的心灵历程的记实之作。

茅盾又是仅次于鲁迅的杂文大家。早年所写的《杂谈》、《杂感》是《热风》式的短论。三四十年代诸如本书所选的《炮火的洗礼》等篇和此外的《雨天杂写》(一)到(五)等,则不论长短,都可与鲁迅杂文比肩,是插向敌人心脏的匕首投枪!

  • 下一篇 动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