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太空失重带来的财富

在这里试种的87—2号青椒已是第九代产品,但结果数量、果实的大小依旧保持原貌,每个青椒都在半斤以上,有不少能达到八九两,亩产量达到4000~5000公斤,比普通品种高30%以上,维生素含量提高25%,口感更加鲜美。西红柿的品种的亩产量也能提高20%以上。

据介绍,我国首次利用卫星搭载农作物的种子是从1987年开始。到现在为止,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8次搭载农作物的种子试验,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等400多个品种,经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单位的参与试验,获得了许多良好的结果。

种子一上天,为何果实就变化

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刘敏教授认为:航天育种是使种子在空间环境下发生变异。由于空间环境的宇宙射线、高真空、微重力(失重)等综合因素作用到一种子上时,使得种子的遗传染色体上的DNA条发生断裂,等到地球环境之后,遗传物质DNA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变异。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模拟空间的真实环境,所以也给研究带来一些阻力。

至于有人提出,太空种子会不会给人类造成影响,刘教授认为不会。一个原因是农作物种子在太空受到的粒子辐射剂量仅是地面辐射育种剂量的十分之一。卫星返回后的种子经检测粒子含量为零,并且又是通过几代繁殖,经鉴定后才推广种植,食用后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引起种子变异只是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序列发生变化,品种不会改变,青椒还是青椒,黄瓜还是黄瓜,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能否发射一颗“种子卫星”

世界上利用卫星搭载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从1960年开始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初步统计,1957—1988年全世界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卫星有109颗,搭载植物材料有33次。

航天育种工作在我国虽然从1987年就开始了探索性研究,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育种卫星,只能在别的返回卫星上搭载,数量有限、品种有限,十年搭载了40公斤农作物的种子,许多航天育种专家都建议:国家应尽快批准航天育种工程,发射专门用于培育种子的农业卫星。

(原载《科学世界》199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