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共鸣与反射

王锦光洪震寰

共振和共鸣

1906年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今列宁格勒现又改为彼得格勒。——编者)有一支全副武装的沙皇军队,步伐整齐,不可一世地通过爱纪毕特大桥。这座大桥十分坚固,纵然跑过千军万马也难以撼动。可是正在指挥官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间哗啦一声巨响,大桥崩塌了。顿时间,官兵、辎重、马匹纷纷落水,马嘶人号,狼狈不堪……经过长期追查研究,发现并不是有人故意破坏,肇事的就是受害者自己。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共振”在作怪。

什么叫共振呢?可以打个粗浅的比方来说明:一个人坐在秋千板上不动,另一个人一下一下地推,假设每当秋千荡去的时候就推一下,如此合拍地进行下去,秋千会越荡越高。用严格的物理学语言来说,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动的幅度就急剧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军人的步伐太整齐了,而其频率恰好接近于爱纪毕特大桥作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激起了桥梁的共振,结果造成了大事故。为了接受这次血的教训,此后世界各地都先后规定,凡大队人马过桥时必须碎步走,极力避免这种破坏性的共振现象重演。

前面已经说过,发声体就是一个振动体。它在空气中造成的声波,也可以使另一个物体发生振动,如这物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于声波的频率,就发生共振,使这个物体的振动幅度很大,因而也就发出了相当大的声音来。这种发声体的共振,叫做共鸣。

共鸣的应用

战国初期,中华大地战火纷飞。战争中的攻城技术花样不少,地道战术,是很厉害的一着。为了识破敌人挖洞攻城的阴谋,墨家利用声学知识,想出了一个办法。《墨子·备穴篇》中讲到:守军在城内沿城墙根约每隔6米挖一口井,深约3米左右。让陶工烧制坛子,每个容积在78升以上,坛口紧绷薄牛皮,埋入井中,派耳朵灵敏的人日夜值班,将耳朵贴在坛口上侦听。如果敌人正在挖地道进来,通过坛中的声音就能觉察。这种方法不仅能判断敌方是否在挖洞,还能从不同坛口的声音确定声源的方向,即地道的大致方位。这个方法,很有声学根据。因为敌人挖地道的声波经由地下传到坛子,坛子内空气柱发生共鸣,再引起坛口蒙皮的振动,因此声音就大了。并且根据三四个相邻的坛子的声音响度差,还可以断定声源的大致方向。这在原理上很像现代声学上的所谓“双耳效应”。

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行伍里还常以牛皮作箭筒,睡觉时兼做枕头,附地而卧,能听到数里之内人马走动的声音。倘若有敌人前来偷营劫寨,即能预先发觉。这是共鸣在军事上的又一应用。

共鸣在音乐上的应用就更多了。由于古琴发音低微,古代人已经知道利用共鸣作用将它的声音扩大。他们经常在琴室的地面下埋一空瓮,作用相当于现代的共鸣箱。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ㄇ偻肌防锞陀泄裁箱一类设备。到了后来,共鸣箱更有所发展。据明代《长物志》记载,有的古琴家为了增强演奏效果,在琴室的地下埋一只大缸,缸内还挂上一口铜钟。这真是特大号的共鸣箱。我国古代的戏院,往往在舞台下面埋几口大缸,同样是为了使台上演员和乐器发出的声音更加洪亮而圆润,造成“余音绕梁”的效果。

古人可以根据需要,将声音尽量扩大,又会出于某种要求,尽可能减小或消除声音,于是就发明并发展了相应的隔音技术。据说古代私铸钱币的人,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们的秘密,最初他们躲在地窖里或地洞里干活,以为这样可以避人耳目。哪知躲过了眼睛,瞒不过耳朵。他们锯、锉、修整钱币外形的杂声传出来,官家侦探照样要找他们的麻烦。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动脑筋,后来终于发现,若以瓮为井壁,瓮口向里,一个紧挨一个砌在墙内,就能构成一个良好的隔音室,墙外的人再也听不到他们干活的声音。明末物理学家方以智以为这是声音被瓮吸收之故(声音进瓮,经过多次反射,渐渐减弱,以至听不见)。不过,这种隔音术不单是私铸钱币者的独家发明,其他人也曾按同样方法建筑隔音室,“则室中所作之声尽收入瓮,而贴邻不闻”。连贴隔壁的人家也听不到声音外传,可见隔音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建造隔音室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空心砖。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空心砖了,它们是在发掘古墓时被发现的。死者躺在用空心砖砌成的隔音墓穴里,谅必可以真正地“安息”了吧!

声音的反射

下一页 第 1 2
  • 下一篇 睡眠新探
  • 上一篇 中子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