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逍遥与齐物——《庄子》导读-三、《庄子》的艺术特色

关于《庄子》的思想,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有很精当的概括:“游于逍遥;论以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其中,“超乎象外;得其环中”既可以说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即“法天贵真”,“物物而不物于物”(主宰万物而不为万物所牵累),同时也可以说是《庄子》的艺术特点之精华。《庄子》一书虽是诸子散文,但其文章却有诗的意趣,可以说《庄子》一书就是用政论体写成的诗,其深刻的思想与语言的丰富的暗示性都使其具有一种诗的特质。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一“雄浑”这篇中,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来说明,具体谈到《庄子》的雄浑恣肆,那就是庄子善于使用各式各样的寓言故事来暗示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是直抒胸臆,加以正面论述,因此,庄子的寓言就成了承载其在思想的一个载体,其丰富的暗示性与指意的多向度就使得人们在把握中产生不同维度的理解。这也是诗最本质的特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为了说明庄子寓言丰富的暗示性与诗性特质,我想举《应帝王》中的“浑沌之死”为例:

“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应帝王》一篇是阐明“为政当无沦”的道理的。也就是说统治者只有无为,放任劳动者自己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才会有天下太平,而这则寓言恰好从反面阐明统治者一心想治理人民,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束缚百姓手脚,结果就会像那日凿一窍的与忽,导致“浑沌”的死亡一样,致使民怨沸腾,社会动乱。这就是“为之败之”,“无为则无不为”。然而,这个寓言我们还可以从其它的角度来解读。比如,寓言中的“浑沌”实则就是“道”的另一化身。老子在《道德经》中阐释“道”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之“道”的这种“恍惚窃冥”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这个寓言中的“浑沌”,也即最初的“无名”之境。对七窍的开凿则暗示由“浑沌”进入“明晰”,由“无名”进入“有名”,名存而道亡,因为名是用来别是非的,“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引自庄子《齐物论》),故“浑沌之死”可以说是“道”之消隐的一个绝妙写照。然而,这个寓言丰富的暗示性还不仅止于此,我们还可将这种“浑沌”之境看作是个人生命的原真状态,一种自然的,随物宛转的自由之境,而对七窍的开凿则破坏了生命的这种自然无知的状态,从而使人远离了自己的源头和根本,处于一种不洁和喧嚣之中,从而使人的本性缺损甚至迷失,使人像一面摔碎的镜子,不再有从前的莹洁和圆满。

从上例可看出,庄子寓言的寓意是可作多层次开掘的,是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与多义性的,是诗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而且,我们还应看到,《庄子》采用寓言的方式来暗示其思想,而不是直接地议论阐述,主要在于庄子本人对于语言的深刻的不信任。《庄子·外物》中有一段十分重要的话:“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翻译成白话文,即是说,荃是捕鱼之具,捕住鱼也就忘记荃了;蹄是捕兔之具,捕住兔也就忘记蹄了;语言是为了达意,达了意就可以忘记言了。很显然,“得意忘言”的理论主张直接导致了庄子“重意轻言”,“重暗示轻真白”的语言风格,从而促使庄子用一种诗性的寓言式的暗示来传达那不可言传的幽深的思想,这一点,与美国作家海明威运用一个打鱼的近乎寓言式的小故事来暗示人生的悲剧精神是相通的。所以庄子才会在其《寓言》一篇谈“寓言十九”,也就是说,在整部《庄子》中,光寓言就占了十分之九的篇幅,可见庄子对寓言的重视。

《庄子》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抒情性。这一点在复旦大学章培恒、骆玉明两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有很好的说明:“如果说《孟子》的感情是在清楚的逻辑表达下运行的,那么《庄子》的感情,却往往是无端而起,迷茫恍惚。”

《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的一场辩论。这场辩论写得趣味盎然,生气勃勃,富有一种乐观的生命的热力。庄子看到鱼在水中自由从容地游动,不觉感叹道:“鱼真快乐啊!”而惠子立刻反驳:“你不是鱼,安知鱼的快乐?”而庄子又反驳:“你不是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呢?”看似一种诡辩与纯智力的逻辑游戏,实则显露出庄子飘洒快乐的人生旨趣。庄子最后对惠子说:“你要问我是何从知道鱼之乐的,我是从游濠上这件事得知的。”因为庄子认为自己濠上之游是快乐的,所以推人及鱼,认为鱼快乐了。

庄子就这样给人一种快乐飘逸的感觉,他在文章中反复表达了人生的这种闲云野鹤似的闲适与悠然,然而在文字的下面,我们却又能分明感受到庄子对社会的大绝望与人生的大悲凉。

《庄子·至乐》中有这样一段: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在这里,庄子借列子之口,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死果然是忧伤的吗?生果然是快乐吗?”一般来说,忧生乐死是常人不可想象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那个混乱杀伐,民不潦生的社会现实的大绝望,字里行间流露出庄子心底深处的大悲凉。

庄子正是由对社会的大绝望导致对社会的大超脱,他把一副衣袂飘飘、潇洒出尘的秀美身影留在了历史的天空,让人们想往,更让人们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