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二部分-第19章

冬天,市场里很难找到活。在主人家,我又和从前一样,什么活都干。白天忙得团团转,晚上才有空闲。我又给主人念《田地》杂志和《莫斯科小报》上的小说。到了夜里,我就偷偷地读些好书,学着写诗。

不过,近来主人变得谨小慎微,心事重重,连门铃响也会害怕,有时为鸡毛蒜皮的事发脾气,跑出去,半夜三更才酒气熏天地回来。我感到他生活中出现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伤心事。后来我知道了,那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他喜欢却不能在一起的女人。

我空闲时喜欢去驿站大街的一家小饭馆。饭馆老板酷爱唱歌。他有时走遍全城,亲自去寻找歌手,还到赶集的乡下人中寻找,打听到谁会唱,就请谁到他的饭馆里唱。

在这些歌手当中,唱得最好的是马具匠克列晓夫。他看上去精神萎靡,仪容不整。唱歌时,他常闭上眼睛,后脑勺靠着伏尔加桶,用洪亮的男高音唱起来,声音震撼人心。那令人心碎的歌词、音调和呼号征服了饭馆所有的人,大家都异乎寻常地严肃起来,默默地望着眼前的桌子出神。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感受到了真正的生活!

克列晓夫唱完,谦虚地坐下,饭馆老板递给他一杯酒,满意地笑着说:

“好,唱得好!你是高手,没什么可说的!”

克列晓夫慢慢地喝完酒,咳了一声,平静地说:

“人人都有嗓子,都会唱,但要唱出那种味,只有我才做得到。”

“得了,别吹牛了。”饭馆老板有点不满意。

“无能的人才不吹牛。”克列晓夫依然平静地说。

“你太狂了,克列晓夫!”饭馆老板生气了。

其实看得出,老板喜欢克列晓夫的歌,但对他本人颇有看法。所以他见人就说克列晓夫的不是,还在大庭广众下嘲笑他。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老板有时特地找人和他赛歌。有的歌手唱得不错,但是,没有哪一个能唱得像他那样质朴、感人。

每次,克列晓夫都平静而有礼貌地对老板说:

“算了吧,你绝对找不到赛过我的歌手,我的天赋是上帝赐的……”

我羡慕这个人,羡慕他的才华。我很想结识他,但是没有勇气,因为他总是用漠然的眼睛异样地望着大家,好像对任何人都不屑一顾。有一次,我坐在他身边,问了一句,他根本不看我,说道:

“滚开,小伙子!”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男低音歌手米特罗波利斯基。他一进饭馆,就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墙角,一脚踢开椅子坐下。胳膊肘撑在桌上,两手托住乱蓬蓬的脑袋,不声不响地喝上两三杯酒,然后大咳一声,吓得顾客们都回头看他。他却依然托着头,用挑战的眼光望着大家,粗声粗气地问:

“看什么?看见什么了?”

他的声音亮若洪钟。把玻璃窗震得发响。

他容易接近,请他吃一顿就行。我请了他几次之后,他对我的态度温和了一些。听说他在喀山上过神学院,是当主教的料。我不信。不过,有一次我说起在学校读书时碰见的主教赫里桑夫时,他说那个主教是他的老师。

不管怎么样,他在我心里留下了印迹,我佩服他酒醉后模仿先知以赛亚斥责人的勇气。他的吼声使人想起了“好事儿”,步入歧途的娜塔利亚,还有玛尔戈王后……

但是,我和他的交往很快就结束了。

有一次,我在兵营附近的野地碰见他,他独自在那里散步。我们一起默默地走了几步,突然发现一个坑道里有一个人。那人侧身坐在坑底,肩头紧靠坑壁,脸藏在大衣里。他手边的青草地上,放着一支手枪,不远处有一顶帽子,旁边放着喝了几口的伏特加酒。我们站了一会儿,米特罗波利斯基说:

“自杀了。”

他让我赶紧去城里报警,自己就在坑边坐下,紧紧裹住大衣。我报警回来,看见他喝完了那瓶酒,挥着空瓶迎接我。一个警察很快来了。接着来了一大群城里人。警察分局局长也赶来了。他撩开死者的大衣,看了看死者的脸,旁边有人认出死者是他们街上的一个公务员。警察分局局长问:

“谁最先看到的?”

“是我。”米特罗波利斯基说。

分局长瞅瞅他,拉长声音恶狠狠地说:

“好哇,我的先生!”

米特罗波利斯基摘下帽子,醉醺醺地和分局长争吵起来。分局长朝他胸口推了一下,他摇晃着坐在地上。警察不慌不忙地掏出绳子顺势把他捆住。他就被牵着慢慢向城里走去了。

不久,我听说他被押送出城。接着,克列晓夫也不见了。据说他结婚了,搬到城里开了一家马具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