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上册/第一卷/第三部

行进中的士兵就像战船上的水兵似的,被他自己的兵团所围住、所限制、所领导。无论他走了多么远的路,无论他进入多么奇怪的、人所不知而且危险的纬度地带,随时随地在他周围出现的总是那些同事,那些队伍,那个伊万·米特里奇的上士,那只连队的军犬茹奇卡,那些首长。就像水兵那样,随时随地在他周围出现的总是兵船上的那些甲板,桅杆和缆绳。士兵不常想知道他的战船所处的纬度地带,但在作战的日子,天晓得是怎么回事,在军队的精神世界里不知从哪里传来一种大家都觉得严肃的声调,它意味着具有决定意义的、欢天喜地的时刻的临近,引起一种不符合军人本性的好奇心。士兵们在作战的日子心情激动而兴奋,极力地越出自己兵团的志趣范围,他们静听、谛视、贪婪地打听周围发生的情况。

雾气很浓,虽已黎明,却看不清十步路以外的任何东西。灌木看起来像大树,平地看起来像峭壁和斜坡。从四面八方,到处都有可能碰上十步路以外看不清的敌人。但是纵队还是在雾气沉沉的不熟悉的新地方走了很久,一会儿下山或上山,一会儿绕过花园和院墙,不过哪儿也没有碰见敌人。相反,时而在前面,时而在后面,士兵们从四面发现,我们俄国的纵队也沿着那个方向前进。每个士兵心里都觉得高兴,因为他知道,还有许多、许多我们的官兵也朝他走的那个方向,也就是朝那未知的方向前进。

“你瞧,库尔斯克兵团的人也走过去了。”有人在队伍中说。

“我的老弟,我们的许多军队被募集起来,多极了!昨天晚上我瞧了一下,大家生火了,简直看不见尽头。总而言之,真像莫斯科!”

虽然纵队的首长中没有任何人走到队伍前面去和士兵们谈话(正像我们在军事会议上看见的那样,纵队的各位首长心情欠佳,并对他们采取的军事行动表示不满,因此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虽然士兵们像平时一样都很愉快地去参加战斗,特别是去参加进攻的战斗,但是首长们都不去关心使士兵开心的事)。大部分军队在浓雾之中行走了一小时左右后,应当停止前进,但在各个队列中蔓延一种令人厌恶的极为紊乱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怎样传播开的,很难断定,不过它确实异常迅速地传播开来,就像谷地的流水一般,难以发觉地、不可抗拒地奔流不息。这一点是无容置疑的。如果俄国的军队缺乏盟邦,孤军作战,那么,十之八九,在这种所谓紊乱的感觉变成共信之前,还要度过漫长的时间,但是现在大家都怀着诚挚的异常高兴的心情把这种紊乱的原因归咎于头脑不清的德国人,大家都深信,这种有害的紊乱是香肠商人(辱骂德国人的外号——译者注)一手制造的。

“干嘛停止前进了?是不是给挡住了?是不是碰到法国佬?”

“不是的,没听见什么。要不然,会放枪的。”

“可不是,催促别人出动,出动了,又没头没脑地站在战地中间,——这些可恶的德国人把什么都搞混了。真是一帮头脑不清的鬼东西!”

“我真想把他们送到前头去。要不然,他们恐怕会蜷缩在后头。瞧,现在空着肚皮栖在这儿哩。”

“怎么?快走到那儿了吗?据说,那些骑兵挡住了道路。”军官说。

“咳,这些该死的德国人!连自己的土地都不熟悉!”另一名军官说道。

“你们是哪一师的?”副官驰近时喊道。

“第十八师的。”

“那你们干嘛待在这里呀!你们早就应该走到前面去,现在这样子到夜晚也走不过去的。”

“瞧,这真是愚蠢的命令;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名军官走开时说道。

然后这名军官走过去了,他忿怒地喊叫,说的不是俄国话。

“塔法——拉法,他喃喃地说,根本听不清他说的话,”士兵模仿走开的将军时说,“我真要把他们这些卑鄙的家伙枪毙掉!”

“吩咐在八点多钟到达目的地,可是我们还没有走完一半路程。这算什么命令啊!”四面传来重复的话语声。

部队满怀着强烈的感情去作战,这种感情开始转变成懊丧,转变成仇恨;痛恨糊涂的命令,痛恨德国人。

一片混乱的原因在于,左翼的奥国骑兵行进时,最高首长认为,我们的中心阵地离右翼太远,于是吩咐全部骑兵向右方转移。几千人的骑兵在步兵前面推进,步兵不得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