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议论文阅读指导

文化杂感(教师手记之316)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 茅寒春

  现在什么都讲文化,这种风尚倒也不失为一种社会文化了。
   
    什么都是文化,什么又都不是文化,倘若谈到广义的文化,则我们的一切衣食住行、起居生活、社会世态都可算作文化,但我想归结到一点就是人的思想就是文化,即所有被赋予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都可以称作文化。但如果去弊庸俗的东西、时下的东西之后的文化,则几乎无一能成文化,即便是历史的文化吧,也是当时俗不可耐的东西,即便是稀有之物吧,也只是自然的力量而已民。我们所说的文化,跟人类文明差不多,下来的物质上的文明发展和精神上的思想沿革都属文化,现代的科技、人文都属文化,自然景观也可纳入,由此,文化近乎人类文明了。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文化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因此就有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些文化经一段时间的消亡或淡漠之后,又会重振旗鼓,重放异彩了。近来,我们常感觉到国学的蓬勃兴起就属此类,儒家演说虽经各类革命被批过,但它却始终是中华文明而彪炳千古,它的文化根基扎于中华大地上,溶于中华民族中,因此,这样的文化传统是不会消失的,只能是一时的冷落或热捧罢了。而文化的创新则是文化产生飞跃和质变的过程,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族文化的时候,兼容并蓄产生了很多新的内容,使华夏走向了世界,更具世界性和先进性。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有些文化正在消亡,或许成为历史,或许永远也找不到了,当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文化也就不成其为文化;有些文化只能存一个影像或名词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其本身也可看作一种文化,这是一种不被重视、不被保存造成资料缺失而产生遗憾的一种文化,这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可以想见而不可确知的缺憾文化。但人们更希望的是看到现实文化的美,于是,抢救失落的文化成了仁人志士的壮举。殊不知,文化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它要消亡的时候,谁都挽救不了它,即便是在博物馆里或档案室里还有存在,可它在实际生活中早已不在,也早已与人的活动不相干了,是非现实的,被人遗弃了的文化。  
    乡土、乡音都属于文化,可这些文化也都在地域的融合中、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消隐。被综合化了的地方话、土特产也已不是正宗,无人知道正宗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是当时人们最常见最常用的。方言可以称得上是缺失很严重的文化,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连土话也不会说了,学校里用普通话,家里也用普通话,他们既听不懂也说不出土话来了,有时,父母们要跟孩子说土话,孩子都觉得别扭,根本无法表达了。土特产也像土话一样,吃的人少,喜欢的人少,现代人大多吃西方的快餐、薯片,爱上肯德基、麦当劳,却从不碰家乡的糕点。确实,与之比起来,土特产的东西不论从色香味哪方面来说都有逊色的地方。这样,这些文化自然要渐趋消亡而陈列起来了。  
    当然也有文化复苏的,像粗粮时代现在又“复辟”了,人们竟然发现以前的食物更健康,于是又吃起了窝窝头、蕃薯饭、萝卜汤。现代人说这些绿色食品真好吃,又营养;过来人说“这些东西我一看到就反胃,那个时候吃得人直想吐,但因为没啥能吃的,一天到晚就只能吃这些了。”于是代沟有了,文化也跳跃了。不过,现在的窝窝头也不是原先的了,现在的蕃薯藤也不是原来的吃法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现代人也不会觉得是美味了,“人同此心”嘛,人的味觉还是差不多的,只是现在的东西都经过了现代工艺的改良,从名称、包装到内容加工都有了变化,怪不得孙辈们说爷辈们真幸福,那时候净吃这些绿色食品了。尽管如此,如果天天让他吃绿色食品的话,他这人也就“绿”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苦”是看到了文化遗失、破落而产生的苦,其实,这种破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是美的,我们的责骂也是没有道理的,文化自有其发展规律,倘若所有文化都那么完整,那我们定要害怕现在的社会,我们也定不会珍惜现有的文化。当人们在破坏环境以后,才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于是就重塑美好环境、珍惜自然的赐与。文化也如此,当人们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之后也才又一次去重塑,又一次去弘扬,也造就了文化的沿革与变化。  
    现在什么都讲文化,这种风尚倒也不失为一种社会文化了。  
 

 
 
位置:发表区   年级:小学1 关键字
来源: 字数:1711 投稿日期:2006-8-9 17:44:00 点击:
  可爱小雪儿 点评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到百度搜索“文化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