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很喜欢看“幽默三国”之类的书,甚至连一些大人也在看,听说过这类书,知道它们写得很“幽默”,很搞笑,学生很喜欢看,我原以为虽然赋予了经典文学以调侃的味道,总不至于扭曲历史、扭曲文学吧,但现在看来,这类“幽默”真让我幽默了一回。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我用一分钟不到的时间翻了一下一本《幽默西游》的书,对它的文字排版、内容布局等特点有了一个了解,再用了三五分钟时间细看时着实吃了一惊。作者虽不是著作等身,却也是著作等腰、等胸了,而且据介绍可知都是这一类一看题目就知道很有趣、很容易吸引读者去读个究竟的书。但从这一系列中我窥见了其中一斑,却也有略知全豹的感觉了。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作为“国家十五重点规划图书”,它被推荐的用意何在?是其人文性?知识性?可读性?全没有。翻遍全书,对话遍地,字号较大,一页也就三四百字左右,倒是适合孩子阅读,每页旁边还搞了几个固定的人物卡通造型,这样一来,书页内的文字则是少得可怜,看上去厚厚的一本书,如果排版成一般的小说书的话也就薄薄的几页而已,我想这也是让著作等身的一个密诀之一吧。如果说要是这是它的可读性的话,那只是从字号上来说的,而不是书本身。书的内容实在不敢恭维,我不清楚作者的具体情况,但我知道他是很能揣摸儿童心理的,喜欢搞笑,喜欢轻松,喜欢不着边际,喜欢海侃胡说,喜欢胡思乱想,喜欢胡言乱语,喜欢成人的灰色幽默和儿童的幼稚憨态,不喜理喻,不喜复杂,不喜庄重,不喜生动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只求简单而可笑的情节、对话。全书语言幽默得幼稚,幼稚得可笑,单调得很,平白得苍白,内容一目了然,可以在二十分钟之内看完一本书,我们班的学生利用一天的课余时间每天看一本绰绰有余。如此搞笑,乐在其中,幽默大矣。不知道它在流通以后还可以作什么用,当枕头吗?看过即扔的东西罢了。
再看看里面都写了些什么内容,我在翻了一下之后,大略看到有关小能、小净之类的人物(估计是悟能、悟净的儿子们)搞了一些可笑的活动,与现代人的生活有类似,又扯进去一些仙术妖道,还将大人们的一些结婚生子之类的笑话也编了进去,看了让人连作呕都来不及了。有关西游记本身的经典故事的呢,全都没有了,只是偶尔提到一下“往事”,让看过西游记的人还能忆起此事竟与那事有关,而对于根本没有看过原著的小读者们来说,只能是笑一笑便过场了,至于书中提到的“往事”只能凭电视电影的一些片断印象了。如此这般,名著已不仅是被改编了,而是被颠覆了,整个儿就是一串可笑之事的胡扯,比街头巷尾的杂谈更无理取闹,凡是能想得出来的可以让这些西游记主角的晚辈们干的事基本都想到了,而他们的原型在潜意识里就是现代孩子内心里一颗放荡不羁的心灵的写照,很像是他们在想的无厘头的意识。
失去了经典的经典,为什么还要假借经典还卖弄呢?无非就是冲着四大名著的光来卖自己的书罢了,四大名著与这些书已全然没有任何联系了,如果将这些内容换成另一个书名也未尝不妥,比如叫《幽默山海经》、《幽默天龙八部》、《幽默三毛流浪记》、《幽默狼牙山五壮士》、《幽默成语故事》等等,只要改一下书中的人名即可,而且我敢保证同样如此畅销,或许还会更幽默呢。因此,是不是用四大名著来作题目的点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用这种形式来博得小读者的喜爱,就像一些漫画书一样让他们着迷。同样的产品在现代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真可谓是汗牛充栋了,除了拿“幽默”来幽默一下以外,还拿“漫画”来漫画了一回,比如《漫画三国》、《漫画水浒》等等,凡是可以让别人误以为是将难书读易、将厚书读薄的名称全都用上了。
其实,对这些名著的改编早已有之,只是各种缩写的版本和程度都不一样,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大有群雄纷起、各据一方的局面。而可怜的小学生们为了响应号召读好书,必然要了解四大名著之类的著作,可又不愿意花时间去读那么厚的书,况且也看不懂,而且即使是缩略本他们都不一定要看,往往书买来了以后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而现在有这些可以轻松读的名著版本一出来,自然受到广大读书困难生的热烈响应,既可以轻轻松松地在短时间内看完,又可以向人家吹牛,自己已经读过了各类名著,殊不知这样的阅读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叫“先入为主”,相同的概念或事物先在人的头脑中留下印象的往往被认为是正确的,如果在接受了错误信息后即使遇到了真正正确的内容也会认为是错的而坚持自己先前的错误思想了。那么,像这类“幽默”的名著给孩子们留下的是错误的情节、人物、语言,给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很难接受正统的正规的文学教育了,更糟糕的是他们误以为这样的就是名著,给自己设下了不少错误的陷阱,他们根本无法形成一种正确的语言感悟了,他们无法领会那样的语言环境,感受那样生动、真实、客观的语言了。
另一明显的害处是危害孩子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定势,使原本正确的思维发生紊乱,产生一些奇思怪想与胡思乱想,课堂上一些喜欢就老师或同学的某一句话马上生发乱七八糟的联想的同学危害最大,他们常常会故意反其道而思考,或者将题引到他的想法中去,设置自己思考的障碍。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学生,凡是其他同学听得懂的东西他都听不懂,更不用说别人也听不懂的东西了,原因不是没听,而是总会扯到另外地方去,或联想到另外一些他觉得好笑的东西,甚至有不少是不健康的思想,如黄色情调,整人技巧等。有时,这样的人不举手在那儿偷着乐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思在另外的东西上面,是由此及彼的胡想,是注意力涣散的表现,而这样的学生恰恰就是那些书看得最多的学生,这些所谓的搞笑的、幽默的、漫画的东西看得多了,他们就不容易集中精力了。
当然,还有一些危害就是耽误了他们读更多的其他好书,也让他们以后很难接受或不愿接受真正的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名著。学生在看了这些“轻松”(又轻又松)的书之后,再也懒得看那些故事繁杂、叙述周详的书了,更滋长了他们的惰性。
我觉得它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误导性。
(时200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