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教改精神,我们课题组从上学期开始在小学四年级(现已升入五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小学作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教改实验与课题研究。这个班级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电脑课,到四年级时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了初步的电脑与网络基础。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探索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作文的工具,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变革小学作文教与学的方式的目的。经过两个多学期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探索了实施“课程整合”的具体做法和途径,总结出一批较为成功的案例;同时深化了对“小学作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内涵、意义与作用的认识。
[案例1网上作文训练。学生直接上因特网,通过雅虎、搜狐等网站,搜索到了大量有关世界杯赛最新报道、赛场新闻、足球32强资料、球星故事等信息资料,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许多同学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了极富个性化的习作,如《明天,2002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即将开幕啦》、《我最喜爱的球星(球队)》、《中国队,别趴下!》等。
[案例2]鲸”为题材的网上作文训练。课前教师通过网络下载了大量有关鲸的科技知识、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制作成一个“鲸”的专题学习阅读网页。在作文课上,学生首先通过校园网很方便地打开了这个“鲸”的专题网页,从网上获得了有关鲸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知识与材料。在满足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的同时,我们要求他们围绕“鲸”的话题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进行网上写作。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着重说明鲸某一方面的知识,写出了生动活泼的知识小品;有的探究鲸的自杀之谜,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就滥捕滥杀鲸的报道发表感想,表达了保护珍稀动物的愿望。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变革学生作文的呈现方式
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上,一般是由教师出题,进行写作指导,然后让学生构思,拿出笔和纸进行写作。这种作文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活力,而且也只能用书面的“白纸黑字”来呈现,这怎能让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在,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知识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它还能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与作文的整合,让我们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使得作文教学的手段、课堂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作文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新颖,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大大激发了写作兴趣,让我们的作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殿堂。
[案例3]《我爱家乡……》教学:这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次作文训练。我们让学生在“金华热线”等网站上分别查阅关于家乡的文字图片介绍,初步确定写作的内容,再让他们放假与同学或家长一起参观、访问,并拍摄照片(教师把这些照片扫描输入电脑)。课堂上教师先组织学生在小组里相互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与参观、访问的感受,接着指导他们构思,列提纲,在电脑上认真写作,最后让他们用Powerpoint把自己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有的学生并且在网上搜索赞美家乡的乐曲插入幻灯片(如:笛子曲《婺江风光》、歌曲《江南有座金华城》、《送你一支山茶花》等),或者自己录制作文配音插入幻灯片。评改后,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
这样整合模式下的作文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写作变得轻松愉快,写作后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大交流时空,变革作文评改方式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具体要求。以往我们也曾尝试通过课堂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的习作有相互交流与评改的机会,但往往受到范围、时间的限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学生习作交流的时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我们尝试指导学生进行网上作文交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作文课上让学生直接上网写作,进行即时交流,并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网上发表习作,并进行相互交流、评改的园地,我们在学校网站上专门制作了班级网页。学生还可以通过班级网页链接多个作文网站(如:我们推荐给学生的“小学生王国”作文网站、“小荷作文”网站等)。另一种是在课外或假期中,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发表在作文网或班级网页的留言簿上,与同学、教师以及小网友进行交流。
[案例4]当今年4月15日,我国国际航空公司飞往韩国的一架波音767客机,在釜山机场附近失事后,学生对这一事件非常关注。我们组织一堂以“4.15空难”为题材的网上时事作文课。先让学生打开搜狐网站,阅读“4.15空难”专题报道,浏览空难现场图片,再让学生进入“小学生王国”作文网页,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在网上发表。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作文网站阅读到全班同学中的任何一篇习作。他们还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如:指出作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赞扬同学写得精彩的片段等。教师也作为交流评论的一员参与其中。这种新颖的课堂作文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的新鲜。他们不仅写出了生动感人的习作,而且交流了情感,写下了许多简短精彩的评语。他们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案例5]以往放暑假教师都要布置学生写日记,暑假结束后学生就把日记交给教师,但教师不可能给每篇日记做评改,学生间更缺少交流的机会。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布置了网上写作日记的特殊作业,要求学生选自己满意的日记发表在班级网页的“留言簿”或“小学生王国”网站上。学生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评改,教师也经常上网及时地阅读批改。学生在阅读了师生或小网友的评改意见后,再重新修改编辑自己的日记。这样,学生的暑假日记得到了及时的交流和评改,又能经常得到鼓励与赞赏,大大激 发了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积极性。
这种不受时空限制,及时广泛的师生、生生间乃至超越学校范围的作文交流是传统作文教学无法做到的。它大大缩短了作文批改讲评的时间,改变了单一化的教师评改的方式,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通过课程整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作文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已成为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有专家认为“读、写、算、信息处理”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小学作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作文的有力工具,他们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收集、检索、分析、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技能,提高了信息素养。
[案例6]上学期学生在学习《文成公主进藏》后,对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古代名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一次全班同学共建一个“古代名人介绍网”的探究性作文训练。首先,让每个学生分别确定好自己介绍的古代名人,再指导学生上网搜索的相关资料,学生在认真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列出介绍的提纲(重点是自己通过大量地阅读后,认为该名人有哪些主要的历史功绩或品质值得我们赞颂和学习的),然后动手写作,写完后插入图片,还可以插入背景音乐(如写苏武可配上《苏武牧羊》),制作成一个小网页。经过小组评改和教师批改后,再把每个学生的网页链接在主网页上,放在班级网站下供学生们相互阅读交流。
这样的整合教学,学生作文的全过程都在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从而使作文能力与信息素养得到了同步提高。
两个多学期的改革探索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大大增强,写作的思路与题材明显地拓宽,不少学生从网上交流与评改中得到了乐趣,学到了写作与修改的方法,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作文工具的能力。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4、《信息化环境下的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民教育》200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