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
——我看中国文化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唐代诗人孟郊金榜题名后所作的《登科后》中的名句,其中所体现的是“状元”文化。
“状元”一词源自唐朝科举,科举制始创于隋朝,发展于唐朝,一直沿袭至明清。科举制的出现,一改前朝世官局面,使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以为国家效力。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等多个环节;最后一场考试由皇帝亲自监考,第一名称“状元”,登科及第后称“状元及第”。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对状元之苦与乐的真实写照。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是辛勤求学的体现,悬梁锥股、黄卷青灯是不放弃求学的体现,学富五车、皓首穷经是终身求学的体现。可见,在求学过程中是孤独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这样。一经科举考试中状元后,天下尽知你的成功,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就都是值得的。中状元、着红袍,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这正是底层人民所羡慕的。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中状元的。
可见,考中状元的人一定拥有比常人更优秀的品质和更高深的智慧。所以封建帝王任状元为官,其状元的治国理政才能也定不亚于达官士族。由此,状元文化也顺利进入了中华文化的大家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状元”文化也是一种落后文化,是读书人精神上的枷锁。比如说《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为了考中而苦苦付出了大半生涯,几乎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科考。从历史发展观上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在金钱上的“慢性自杀”,耗费了大量的钱财,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文化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呆滞”文化,不勇于创业而长久停留在“求职”上,固化了人性思维,这有弊于时代发展洪流的变革性演进。
总的来说,状元文化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可以助你开创锦绣前程,也可以使你“自刎乌江”。这就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文化一般,沉迷网络虚拟世界,则会损害身心健康;善于利用大数据,则可利国利民。
中国高考,源远流长,祖先的智慧,西方的融合,选拔人才仍然按照“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
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我们更应该有竞争意识,人人争当状元郎,才能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春风得意,你是天上麒麟子,也是人间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