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具石磙,碾出岁月的痕迹,铺就浩渺的前路。事可以被遗忘,人亦如此。我们享受着石磙的馈赠,却忽视了那一圈圈悠长痕迹是用心和血印刻出的苍凉和辉煌。
人的思想具有惯性。有的人湮没于历史长河,却被后人无限地铭记与怀念。坚守本心、踏破红尘俗世的张良,余心所善、九死未悔的屈原,筚路蓝缕、去留肝胆的谭嗣同,他们奉献了血泪生命,立下的功绩千秋万代,这些值得多少人去歌功颂德!诚然,他们牺牲了生命、创造了辉煌,但换来的是一句句他们早已听不到的赞扬,这有什么用呢?
我们一听到那些伟大的名字,就想到称赞的话语。是啊,在人间辉煌过的人,的确值得我们怀念,可在这思想的惯性之下,我们总能产生一次又一次遗忘。
作家余秋雨,文革时期他矢志发扬传统文化,可谈何容易!“批林批孔”的浪潮涌动着,不分良莠地把传统带入深邃的漩涡之中,《文化苦旅》在“功利”的批判的风雨中飘摇。那呕哑嘲哳的声涛早就盖过了他的呐喊,这何不是一种忘却?
看到功绩就褒奖,看到所谓功利就谩骂。这些道貌岸然的卫道士,他们口中的人们是在世事苍凉中创造人间辉煌,还是在人间辉煌中感受世事苍凉?
闭上眼吧,去想,去怀念。我们所谓的积累、沉淀,就是为了增加思想的质量,进而增加其惯性吗?我们还在抒怀感慨的时候,还没发现那些石磙们已经碾出一圈又一圈的痕迹。
那痕迹是岁月,是宝贵的知识,是美好的品质,是真正的积累,而不是盲目的称赞和随之的忘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樊锦诗不朽的铮铮誓言。治流沙、搞临摹、做研究,她的石磙在敦煌风沙的洗礼下熠熠生辉。她人生的价值,是漫天狂舞的风沙,是滚滚不息的宕泉河,是荆山之玉、灵蛇之珠,这些都寓于她赤诚的大爱之中了。
何为大爱?是虽经风沙磨折却屹立不倒的责任,是夜灯下处理莘莘事务的勤劳付出,是五星红旗下炽热如火的爱国之心。这是非乏善可陈的怀念所能相比的。
无中生有地褒贬,置身事外地怀念;盲目地称赞,肆意地忘却;怀念就提起,提起就遗忘。我们唯有纪念,我们唯有思考,我们眼中的那些人就这样与漫长的人生、苍凉的世事长相厮守,无声地与沧桑的岁月对话,等着被我们怀念,抑或是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