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我们分道扬镳,我不由得一声叹息。
他是我的小学同学。三年级前,他普通得很,碌碌无为。三年级后,他发奋图强,因此一蹴而就。疫情肆虐,毕业考试即将来临,别人心浮气躁,他闲庭信步,连续在模拟测中取得好成绩。别人问他,他一言不发。
六年级上学期,在新老师面前,他便锋芒毕露——大胆地说出了他的想法并且指出了老师的不足。他言辞犀利,这般态度让我很惊讶他几年来的变化之大。似乎他与人说话并不在意会让其难堪,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小有名气了,这样一来,他收获了许多人的羡慕,当然也有质疑。但是他并不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
那些针对他的人,自然想要找他的麻烦,不过也只是装作友好套他的近乎。这时他便对着那些人站起来,一步步地走过去,在足够近的地方停下瞪着那些人,好像下一步就要动手。这些乌合之众只能识趣地走开。他矮胖的身材与眼神中透露着的高傲与轻蔑形成了微妙的对比,这副架势让他把真诚的友谊也拒之门外,同时让他看起来有点儿滑稽,甚至有点儿令人生厌。
有段时间,我考试失利,自然而然地想到他,那便是我们交往的起点。我并不是期望我们能成为朋友,因为他对待别人的态度让他对友谊视而不见。我只是想了解了解他学习的秘诀。但令我没想到的是,面对我的冒昧,他只是说:“做好自己。”
这并不是什么深奥的话,可我还是想了很久。他真的抱有信心而不动摇吗?一直如他所说“做好自己”真的不会自负吗?“做好自己”真的不会因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而质疑自己吗?
我想起他代表学校参加学科竞赛的事情。一向不注意复习的他像变了一个人,哪怕课间也要埋头苦读。他像一尊雕像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别人对他讲话,他显得十分烦躁和不安。我看他甚至“咯咯”地咬着牙,他握笔的手臂上,青筋像蜘蛛丝一样;他的眼睛死死地盯住试题,那目光里分明带着焦虑与恼怒!他极其焦躁,以至于稿纸都被他撕得一片一片,甚至课桌上都被他写上了草稿!我想对于这样的人,与其劝慰,倒不如容他静静吧!于是我打算走开,走之前,我看到他的眼角沾着泪水。
那次竞赛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一次失利。面对他人的问询,他既不暴跳如雷也不坐如针毡。他极力隐藏着那份迷茫与失落,但这些都从他的眼中流露出来。我对他说:“做好自己。”我实在再想不到什么宽慰他的话了。
过了很久,他才恢复到以前那种状态。现在,他还秉承着他“做好自己”的原则,但他越来越不在乎别人,甚至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这真的是“做好自己”吗?现在,他去了另一所中学,我们再无联系。
“做好自己”不意味着目中无人,也不意味着将个人意向强加于别人。我们可以不在乎别人的傲慢、无礼、偏见,但并不意味着不听他人的良言劝语。我们自信而不自负,这就是真正的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