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一代奇才辛弃疾的豪情壮志,更是他的真实写照。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英雄豪杰,唯有他,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公元1162年,济南城外,他三天三夜追逐着叛变的花和尚义端,将其一刀斩下,夺回帅印;同年,他率领五十几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一举歼灭故军并擒拿成徒。刚来到朝廷时,他仅25岁,鼓舞朝廷,宋孝宗也一度要收复失地、报仇雪恨。他在战场上横扫千军,短兵相接,冲锋陷阵,驰骋沙场。刀光剑影折射出他为国报效的决心,卷起的硝烟抹下去他的丰功伟绩。在厮杀的战场上,他英勇无畏,所向披靡,敌人草木皆兵,闻风丧胆。他武艺之高强,令人喷啧称奇,赞不绝口。他站在人生的巅峰上傲视群雄,意气风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南宋朝廷懦弱无能,胆小怕事,决定投降。因此,辛弃疾得不到重用,只好回乡闲居。那里,他将忧国忧民的心态、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奋勇杀敌的壮志融入了诗词,“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命运再次和辛弃疾开了个玩笑。当朝廷再次重用他时,他已64岁高龄,已经处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状态了。他从未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保自写表拒绝朝廷的重用, 上阵杀敌成了泡影……
公元1207年,68岁的辛弃疾已卧床不起。在一声又一声咳嗽中,他回想起自己歼灭金兵的场景,马蹄踏在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他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即将来临。他拼尽生平气力,大呼:“杀贼!杀贼!”这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了整个南宋,士兵们听到了,将领们听到了!唯独听不到的,是南宋朝廷,昏庸无能的南宋朝廷!他壮志未酬,含恨而终,
孤身仗剑走天涯,是他一生的目标。可怜文武奇才,毁在了只会委曲求全的南宋朝廷之手。但他的豪迈,他的英勇,他的怀才不遇,都是我最敬佩之处。一代奇才辛弃疾,他的遗憾,正是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