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翻开《无声告白》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这注定是一个悲剧故事。最开始的一部分,我读得小心翼翼,甚至一度差点失去继续阅读的勇气。但作者的叙述是娓娓道来的,温和的,丝丝入扣的,一些小细节做到了前后呼应,让人读完并不感觉过于压抑。
故事的主角是莉迪亚,但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表达了莉迪亚的“无声告白”,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太多没有说出口却希望有人能听懂的话,或许在这个家庭出现问题之后,他们已经不再渴求彼此能听见自己的“无声告白”,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之间的误会越积越多,隔阂也越来越深。
如果玛丽琳在那次离家出走后可以解释一下,她离开只是为了追求梦想而不是想要抛弃整个家庭,也许这件事情就不会成为一道横亘在每个人心里的那么深的伤口,虽然不一定说出来就能得到理解;如果詹姆斯能向内斯道歉,坦诚地说他扇儿子的一巴掌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失控,也许他们的关系可以缓和许多,虽然不能假装这件事没有发生。
在别人写的书评中我读到了一句“詹姆斯的挣扎在于种族平等,玛丽琳的挣扎在于男女平等,莉迪亚的挣扎在于找寻自我,而汉娜的挣扎则是对爱的渴求。”这么说也很有道理,然而我想,詹姆斯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定位,追求“融入”,所以他拼命希望女儿多交朋友,在他一时冲动错误地走向路易莎的时候,或许已经放弃了融入大集体,只想在“相似的人”身上寻找一种归属感,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东方人的发色和肤色,就连一小盒叉烧包都被强行赋予了饮食文化符号的意义,但他内心深处爱的还是他的妻子。玛丽琳的挣扎既在于男女平等,也在于追寻梦想,只是她的梦想一时难以实现,她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了女儿莉迪亚。或许不应该用现在的想法思考那个年代发生的事,但我还是忍不住假设,如果玛丽琳当初跟詹姆斯认真阐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即使不能实现,是否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汉娜和内斯,无疑都在渴望得到多一些的爱,而莉迪亚,又何尝不渴望爱,渴望正常一些的爱,而不是比枷锁还沉重的爱。每个人的挣扎,归根到底都是对自我的找寻和对爱的渴求,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莉迪亚作为这本书的主角,她的形象却十分模糊,总是通过他人的视角来体现。她为了母亲的梦想而努力学习,为了让父亲满意而假装有朋友,假装打电话。她背负着沉重的期望,压抑着心底苦涩的泡沫。
我仍然愿意相信,莉迪亚独自一人来到湖中央的时候,她心里仍充满希望,计划着明天,只是过多的情绪让她失去了理智,用这样的一种危险方式,举行了一场与过去的盛大告别仪式,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她无法就这样学会游泳,从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从未说出口的话,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很难充分了解。如果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揣测,可能推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还可能导致误会和矛盾的加深。因此,要尊重他人的“无声告白”,多倾听,合理沟通。
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阴郁,也没有期待中的震撼,只能说感动却不惊艳,书中有很多巧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渲染气氛而不张扬,在哀而不伤的基调下有种平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