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 ,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从而形成支流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网河区,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
海珠石是旧时珠江河道中的巨型礁石岛,又名海珠岛,在今沿江西路与新堤附近。海珠石因长期被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所以被称为海珠石。宋时该石仍位居江心,后因泥沙冲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1931年扩筑新堤建沿江西路时,海珠石始沉埋地下。
2012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珠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量测,并得到了准确数据,确定珠江为我国第二大河流 。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全长2320千米 ,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水系丰盈的河水与众多的支流,以及其汛期长,径流稳定,水量大(居全国第二 第一是长江)。流经区域的地表植被覆盖率好,河中含沙量小等特点也给珠江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优越条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珠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著名的天生桥、大藤峡、鲁布革、新丰江等水电枢纽都属于珠江水系。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比较大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
2002年全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已达172.33亿吨,河道水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Ⅰ类水仅占河流评价长度的0.5%,超Ⅲ(含Ⅲ类水)类水河道也占评价河长的54%.其中,水质污染较严重的是南北盘江、红水河及粤东沿海诸河,珠江三角洲的水污染状况更让人担忧,流域面积仅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5.9%,废污水排放总量却达100.91亿吨,占58.6%。
据有关部门近年来的资料统计,每年经八大出海口门进入珠江河口的污染物大大超过珠江河口的自净能力,以致水体无机磷、氨碳含量增加,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加重,溶解氧持续下降,导致赤潮频繁出现,1998年春肆虐于珠江口的赤潮,其规模之大、受灾之重达历年之最。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水环境,但距离治理标准仍然有很大距离。如果上游的水污染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么下游珠江三角洲和广州的水质污染也将长期存在。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汇流、八口出海”之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珠江片的69.3%。然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珠江目前却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原因是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泄入河,致使流域水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水质性严重缺水,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尤其是广州的水污染异常严重,所排放的废污水已经占到整个珠江水系的58.6%。
虽然珠江已经开始河长制治理,但效果甚微。
1、控制污染源,尤其是在河流上中游限制污染物质的排放,主要是造纸厂、冶金厂等等;
2、沿河多植树,保持水土;
3、减少污水的污染度,利用化学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中和或沉淀。
4、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
5、节水:减少河水的抽取
6、减排:治理点源、生活污水,减少污染排放入河
7、增容:河道疏浚、生态工程等,增加河流自净能力
8、稀释:引清水稀释污水
9、面源治理
我们还可以改革现有环保河流管理体制,为治理水资源污染提供体制保障,目前环保系统属地管理体制不利于加强和治理水资源污染,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采取短视目光,他们认为:污染企业整治过严,会影响地方经济,关掉一个污染企业就关掉一个税源。因此,改环保管理体制属地管理为条条管理,将有利于治理污染。
我认为,还应该建立建水环境信息监控系统。通过公众网络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目前环保检测点太少,监测手段落后,信息反馈不及时,应考虑在珠江主要河流段内,每隔20㎞排污大的地点建立一个检测点。并配备先进检测设备和监测手段,一旦异常随时上报监控中心定期15天新闻部门公布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