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年级 小说阅读指导

书簏的故事


育英二外 纯属无聊

  周末作业,xx的故事,来了灵感
  我时常梦见那个老书簏,就是放在我爷爷奶奶家的那个,在皖南的夜雨里匆匆行走。
  金色羽毛般的阳光,片片洒落在阳台的白瓷砖地面上。我看了看时刻,才清晨五点多钟,夏至日的炎景早已映射到我的身上。落落长松静伫在窗外,我想起当年那个书簏旁边也总是游离着山间成片的青松。
  显然这里是苏南,不是皖南。
  我的父亲决定回一趟皖南老家,把那个书簏取回来。那个小村庄坐落在黟山中,尚未开发。一面是金黄的麦田,一面是逦迤的群山。说起那个书簏,据我母亲说是我未曾谋面的爷爷的遗物,我的爷爷在建国后不久因病逝世。半个多世纪了,没有人再打开过它。车行高速公路上,望着一旁蓊郁的群山,我好奇地问父亲:“那个书箱,不,是书簏,到底装了什么呢?”
  父亲只顾埋头开车,默不作声,我可以清晰地透过挡风玻璃看到他平静的面容。
  塔川的山阜殆已是层林尽染。我不打算再问,无聊地巴着车窗,看着栈道上络绎不绝的摄影师和游客。关于塔川的景致的认识,我还真得感谢他们。
  “他们什么也不懂。”父亲打开车窗,透过一股清泉般的空气。这是他长大的土地,他所熟稔的山间薄暮的凉风。他点燃一根烟,抽了一口,把车停到宏村街道上一家小超市门口。“和我下去买点泡面和水,我们可能很晚才到那里。”小镇由于游客的暴涌,俨然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普通村落,只不过有不同的建筑风格罢了。只可惜他们从城里来,消费到的却是和城里别无他样的景致。
  村庄因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热闹非凡。一村的人都是我们同族的亲戚。尽管村里都安装了电灯,家家户户还是点起了红灯笼。
  “淳之,你终于回来了!”前来迎接我们的老村长是父亲的大舅。他神色和蔼,精神矍铄,提着灯笼,健步带我们走到了位于村庄中心的大祠堂。院里围满了人,周遭点起了短檠。村长从高高在上的灵位处,小心翼翼地搬下那个老书簏——它一直是被毕恭毕敬地存放在那里。
  “先留宿一晚吧,淳之。明早再打开那书簏。”村长把我和父亲安排在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里。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一一备全。父亲是所在城市的一位大学教授,对皖南的文化有着多年研究,是皖南的文化造就了他。族谱载北宋皇佑元年,祖先杜氏从鄠县,即今天的陕西户县迁居歙州府,即今天的歙县。皖南风气湛然,可是出了胡适这样的大家。
  杜家是当地的大户。我的爷爷是清德宗32年生,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族谱上“冲龄能诵千言”的记录虽有溢美之嫌疑,洵以其才学博赡也。后其出国留学,在科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本来他是准备接家人出国居住的,这样他以后做研究也能更安心。然而,一切都在宛平城外那个盛夏的夜晚改变了。
  他得把那些书籍带回来。
  山中的晨光多么令人陶醉。云雾在熹微的山光中游弋着,不时传来山鸟的叫声。那种清泠令人清醒,自己是处在一个群山合抱的地方,不尝与外务相关。我记得在日本岐阜县的高山市,飞驒的小京都,有一个白川乡,那里也是盛产山壑的土地,贫窭到连封建统治者都不忍征收赋贡。这座村庄也是如此,它不出多少粮食,偏出俊才。无人不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放浪形骸的严重后果:宗族是不允许这样的人留存的。同时也无人愿意,永远地生息、婚醮、生子,最后平庸的地死去。他们为自己而读书,为族系而读书,更是为国家而读书。
  少年时爷爷时常在窗栊边读书,当年他还是雄姿焕发,看着那“缺月挂疏桐”或是“簌簌衣巾落枣花”的景象,抱着对这桃花源般的乡村的眷恋。书簏是他的宝物,也是全价的宝物。他听到张平子的谆谆教诲,“人生在勤”,垂意于秦少游“纤云弄巧”,也熟悉陈思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狂气。记得那个清晨,父亲从高高的藏书簃中,小心翼翼地移下那个书簏。仿佛时空被扭曲了一般,宋本的《汲冢书》《华阳国志》,迄至王夫之、毕沅的著作。
  “父亲,给我做一个同样的书簏吧。”爷爷诚挚地请求道。那个书簏,是曾祖父亲手为爷爷伐竹打造的。记得当初爷爷站在村口对全村人折柳惜别,另一只手牵着那头负笈的马,书簏里装着《十三经笺疏》。一个人必须有民族魂,而为了使它扎根在孩子的心中,一定要用经典教化。曾祖父、爷爷及我的父亲,都是如此的教子方式。“七七事变”不久,爷爷就从海外得知了战争爆发的消息。他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在与教授告别之后,他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轮船。他心急如焚,家中藏书阁里的金石古物,珍贵的宋本书籍。他深知,战争不放过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物,更何况是一个渺小的杜家呢?
  于是就像我梦中常常梦见的一样。当年的书簏,一次又一次地在皖南的夜雨霜雪里匆匆地行走,行走着的仿佛是中华民族的魂,仿佛是那一代学者心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骡马驮着书簏,书簏驮着《残本玉篇》《太平广记》之类的类书、善本。中国士大夫的伟岸人格,又一次,体现出来了。望着逐渐模糊的美国西海岸轮廓,这已是梦中了,意识模糊的梦。前些日子他忙于武器的仿制和原材料的获取,四面奔走。他说,他就是如那篇《定风波》一般。
  “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的思维应是处于理偏文的那种。在叙事上追求前后的逻辑性,然而做起来好一个意识流的作风,还尤喜逞才炫典。父亲已然批评了我好多次。”我胡思乱想道。水塘边妇人们正忙着洗衣捣砧,悠游自在的野凫荡漾起一片扇形的水纹。父亲收拾好了行李,把那书簏一再地擦拭磨亮。我们在村口向全村人道别,车子也在当年的路上渐渐驶离了小村,回到了我苏南的家中。
  “打开这个书簏,孩子。”父亲从未如此严肃地对我说。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卷卷泛黄的书简。
  “73 Chatterfield St, San Francisco Bay, US, 1937.”箱子里有一抔中国南方的红土,内壁英文的地址早已漫漶不清。
  两股馥郁的香气萦回交织在我的心头,化作一丝涌泉勃然而发。
2016.10.22
 
 
位置:发表区 年级:初中2 关键字:
作文id:854612 来源:原创 字数:2280 投稿日期:2016-10-23 9:14:00 点击:
  一季若寒 点评

推荐3星:[一季若寒]2016-10-23 17:55:31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同题作文
我们班的故事484字
生命的故事697字
生命的故事471字
爱的故事789字
我的故事1122字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