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铄石,骄阳如火,一位农人头带蓑笠,在田间除稗草,稗草同禾苗相似,甚至比禾苗还要茂盛,稗草一根一根被撂到田坎上,汗水一滴一滴地流下额头。
禾苗和稗草,他们相互抢夺阳光,相互抢夺养料,可以说此消而彼长,甚至你死我活,可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乃不得已而为之。
“正能量”和“负能量”也恰似禾苗和稗草,此消而彼长,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增加自身“正能量”,良心的考量,有可能提升,道德的天平,有可能往高尚而倾斜,被世俗污染的灵魂,也许得到洗涤,社会丑恶也许慢慢地会销声匿迹。
现实生活中,诱惑太多。物欲横流,滋生了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价值观,于是,清明时节一到,就有请人代为祭奠,甚至自己父母死了,也有人用钱代为哭灵,代为戴孝,我无意指责他们的良心和孝心,也许有不得已而为之,但灵魂的污垢,已到了不得不清除的时候了。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当孔子问曾晳怎样为国时,曾晳则构筑了一幅“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美景图。可见,保持天性,更需要环境的熏染,人们和谐相处。孟子成才,离不开“孟母三迁”。
孟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从表象上看,他们的观点确实相反,其实,孟子是想说,即使“性本恶”,也可以通过法治,而匡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的。
思想启蒙者鲁迅,原本打算学医,医治一些像他亲人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但当他发现体格再健壮,如果灵魂麻木,那也只能当毫无意义的看客,他摒弃个人得失,站在民族大义上,毅然“弃医从文”。
我们中的不少人,看问题无不是从自身进行打算,他们本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为人处世,也许可以得到眼前的一丝利益,但失去的往往更多,最后,沦为孤家寡人。老师编一个座位表,不少同学要求坐最好的位置,有的人甚至为此,挣得面红耳赤,虽然挣得了座位,结果丢失了人品,真乃得不偿失。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我们只有遵守天理,勤于天道,方能游刃有余于万物之间。
“正能量”和“负能量”恰如跷跷板。
我们狐疑,徘徊,鼠首两端,虽然明哲保身,可终究一事无成
我们只有除去私心,多为众人考量,多站在国家发展,人民富裕和民族大义上,方能找到人生的支点,在跷跷板的起起落落之中,舞好人生大戏,舞出人生彩虹。(字数统计:973个)
2014-4-12 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