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叶圣陶杯”(下)
就这样,带着那一丝不甘,来到26日。
26日的讲座,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叶圣陶杯”自主招生的内容。此时的我,觉得自己和它很无缘。但我带着抱有一份侥幸的心理,认真的听完了讲座。来自乐清中学的黄老师为我们阐述了自主招生重要性的扩大。其实结合今年高考的现状,不乏可以想到:今年高考,有多少人凭借裸分上了清华北大?我们看到了今年高校的难度:宿迁理科状元仅比复旦大学录取线高一分,而位列全省第8的淮阴状元,也仅比北大高三分。
吸引我注意的是杭师大附中的老师讲述的一句话:一等奖可以在自主招生上加30分。心急的我一听到这句话,赶忙拿出参赛书本,查找往期获奖名单,数一等奖以上的奖项一共有581人。由于我们这届人数较往年要少一点。我给自己下了最低标准,一定要拿到前五百。
明天,是成绩揭晓的日子,也是颁奖仪式。
怀着这样的心情,度过了我在北京的第三天。
27日上午10点,我们听着在北京的最后一场讲座,突然,同队的同学手机震动了一下,打开看看,原来是带队老师发在微信群里的信息。上面附带着下午颁奖仪式的座位号,大家都认为座位号就是排名了,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打乱顺序编号?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的时候,一位同学将手机递给我,按照他们说的话,我们学校的三十人中,有十个左右都是两三百,还有一位是一百多名。我手忙脚乱的在这三十人中寻找着我的名字。找到了!611!
瞬间,失落的感觉布满了我的全身,想着自己忙活了那么久,还不如那些天天玩手机的人考得好。我知道我的作文,或许在全国不能排上名次,但是在去的这些人中,我,不可能垫底!
不爽,还是不爽!
中午饭我草草的吃了,无精打采的躺在宿舍的床上。
“你多少名?”
“6——6——1。”我无力地说道。
“61?”
“嗯。”我没有听清楚,懒懒的回应道。
“恭喜恭喜,特等奖啊。”
我非常无语,毕竟那所谓的序号,不是从前往后数的排名,就是从后往前数的排名。这种正规场合,不可能随随便便打乱排的。
带着强烈的,想要考好的心理,早早的来到了报告厅。
……
礼堂里讲了一大堆为了颁奖而说的话,此时的我,一句都听不进——我想知道的,只有那可怜的名次。
“三等奖——”
这是100多名和200多名的那儿。我看见他们带着得意的笑容,走上讲台。而后面1000多的紧握拳头,非常的不甘。
“三等奖第十批——”
这是到300小几了,我想着能不能到600多?
“二等奖——”听到这,我的心顿时就冷了下来。
突然,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陈庚辰”,咦,他不是300多吗?
顿时,犹如一阵晴天霹雳,那次是倒着的!
我拿了二等奖。虽然不是什么好的名次,但是我知道,我已经尽力了。我也知道,如果我不努力,那么,我也就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拿一个三等奖或是两手空空。
最后一天的早饭后,我们离开了北京,最后一眼看到的是那叶圣陶杯的横幅。此时此刻,心中装满了叶圣陶杯给我的无尽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