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宋的文学是一场激烈的改革,那么他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没有他,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既写恋情,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荣,又突破词为“艳科”的狭猗范围,将通常只在诗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等内容移入词中,并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速契合的感喟作品,此次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借明月自喻孤高,用圆月衬托别情。
他想通过道德完善来改变社会的衰败,而与上层政治发生冲突,官位一贬再贬,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他突然被逮捕下狱,罪名是在室温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后苏轼虽经营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精神上却因这一场卑鄙的文字狱受沉重打击。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在黄州期间,他自号东坡居士仿徨于山水,在老庄及佛禅中求取解脱。
他很注重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在苏州任职时,整修西湖,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最后人们为纪念他,命为苏堤。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全长2.8公里。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
他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攻击,和诬陷。他又被列为惩处之列,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岭南,海南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的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十年漫漫生死隔绝两茫茫。不用去细思量,十年没有回到家乡,时刻想念着亡妻。你的形影我难忘,千里遥远的孤坟,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凄凉。纵然是夫妻再相逢,你也许认不出我,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夜里做了个渺茫的梦忽然返回故乡。在那小门窗,她正在梳妆。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淋漓热泪洒千行。多么的凄惨!
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大赦旧党,他才北归,次年到达常州。由于长期流放的折磨,加上长途跋涉的艰辛,他于此一病不起。
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惜与统治集团中的当权派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他的这种似乎独立不屈的精神又自然地受到节制,虽遭迫害也决不走上对抗的道路,而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实际上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困境。
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瀚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共鸣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人生哲学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轰然倒下,流露壮志未酬的感概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时刻震撼着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