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啦!我终于可以告别沉重的课业压力和考试啦!太棒啦!”邻居的小明弟弟拿着报纸,激动地喊道。是什么令读一年级的小明如此高兴呢?让我为你揭秘!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条文中规定了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不留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可举办全校1次的统考外,严禁举办其他考试;每学科每学期只允许举办两次考试;取消百分制,用评语与等级代替;严禁中小学校以各种方法要求学生参加课余补课,购买指定的教辅书籍;学校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参观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等公益性设施;学校应定时组织学生进行农业劳动,工艺劳动等活动。加强减负十条的落实。教育部的这一新规规范了学校的不规范行为,为培养新世纪德智体美劳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考试,恐怕是同学们眼中的“头号敌人”了。阶段考试,单元考试,竞赛考试,选拔考试,模拟考试,分班考试……“花样繁多”的考试将同学们紧紧地缠在了一起。考试,考试,成了同学们的命根子。考砸了,难免会招来“灭顶之灾”;考好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考试,考试,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是不是如此重要呢?减负十条对于考试有用吗?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减负十条”中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彻底取消考试,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校严禁举办各式名目的考试,只允许举办一次语数外全校统考。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十分支持,力挺“减负十条”。但我却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有的同学可能会问。那么,请听我慢慢道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天下所有家长们的心是一样的,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所以,家长们不顾一切地报补习班,与老师拉关系,买通学校让自己的孩子进好班,拉拢老师为孩子开小灶辅导等行为。目的都是想让自己孩子成绩优秀,在其他家长面前“脸上有光”。也正是这种现象导致了大量的补习社如同雨后出笋,大量开办,赚取大量的利润。所以,要想彻底解决中国的考试问题,惟一的良方就是彻底根除这种思想,让家长们不再觉得考试是“检定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取消考试就能万事大吉的。取消考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取消了考试,反倒会助长补习班,导致补习班这个“大毒瘤”无法彻底割除,反而会越长越大。取消了考试,“标准”消失了,家长们只能寻找另外的“标准”。而这“另外的标准”,指的当然是琴棋书画跳舞等特长项目。取消考试的唯一结果,不但不能根除补习班等乱象,反而还会令补习班“兴奋不已”。它们改头换面,由“语数英专业”转成了“琴棋书画”专业,与“换汤不换药”无异。所以,“取消考试减少考试次数”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教辅书籍,恐怕是书店卖的最火的一种书籍了。许许多多的教辅书籍,让人目不暇接。许多同学的书包里,都放置了许许多多的辅导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物理,化学科科俱全。种种品牌,各式各样类型的辅导书,期末冲刺,中考复习,日常练习,周期练习,模拟卷种类繁多。而家长们似乎也十分大方,一本一本的购回家,总有有用的练习书。而至于没有用处的练习书,家长也毫不客气地把它们请进了垃圾桶。老师们也一样,煞费心机地挑选,强迫性劝说,同学们不得不低头。打开老师的购书清单,各种书名,高昂的价格,实在令人喘不过气来。放学了,同学们背着书包走出学校,可大家却没有放学的喜悦,而是大口大口地喘气。掂量书包的重量,实在令人吃惊,书包的重量无异于一个炸药包!同学们每天背着”炸药包“上学放学,难怪会出现一个个体态龙钟的“小老太公”了。这种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呢?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教辅书,原本是一个好东西。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为什么有些同学使用了教辅书之后不但没有起效还成绩一落千丈呢?这个问题或许许多同学都不明白,教辅书明明有好处,为什么变成了毒药呢?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滥用教辅书。现在的家长教师不顾一切地滥用。殊不知这样做是埋下了祸根,埋下了炸药。同学们为了完成家长教师的指标任务,拼命地完成,抄答案,付款请同学代做,乱做一通,各种方式齐上阵。这样子自然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逃学,成绩下滑等问题,甚至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自杀。常见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中,有部分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在如今社会“气体瓶”的高压力下,可怜的孩子成了被压缩的“气体”喘不过气来,教师与家长成了“加压器”,不断地往气瓶内注入压力。却不曾想到,压力过多的气体瓶里,终有一天会爆炸,一切都化为乌有。当然,滥用辅导书,人为制造大量课业负担也是导致“气体瓶”爆炸的重要推手之一。如今的教辅书,每一样都打着“预测率100%准确”“一线教师编写”“许多著名学校使用”等旗号,许多的家长,就大大方方地掏出了人民币购买,丝毫不用考虑。但是,这样子进行题海战术的效果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丝毫作用,只是不停增加课业压力,给家长带来一种成绩有所提高的心理作用,促使家长不停购买;成绩一旦下滑,家长们也不认真反思过错,而是加大投资,大量购买练习书,妄图一夜间成绩“飞起来”。而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可利用时间已经不多,学生原本用于休息娱乐的微不足道的时间又再次被占领,被投入到了无穷无尽的学习中。大规模的“教辅书攻势”与“题海战术”,“成就”了一批批四眼学生,也为医院眼科带来了许多生意。在医院眼科里,配眼镜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而许多光顾医院眼科的学生里,有极大部分是医院眼科的回头客,一年多次“光顾”医院眼科,为我国的眼科医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滥用辅导书,对孩子成绩丝毫没有帮助,还会害了孩子,最终,受益的是印制教辅书的厂家。辅导书本有益,适当使用是会对成绩起到一定的效果,成为进步的一大助力;但是,一旦滥用它,非但不会成功,反而还会走向绝路。物极必反,辅导书还是不要滥用为好。
开办补习社,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但是,要数最有“特色”的国家除了中国,再也数不出第二个国家了。在中国的学校周边,总有一些人,逢人就问好,并“毕恭毕敬”地递上一张传单的人不在少数。对于他们,相信大家十分熟悉,他们就是补习社的公关人员。他们费尽心思地劝你,甚至动用小礼物,把你的成绩录入分析,说出你的学习问题,为你量身“定制”一个方案。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俘虏,把你带进补习社里去。而进入补习社,你就会发现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可是,你已经仿佛一条小鱼进入了大网当中,已经无法挣脱出大网,只好束手就擒。家长也毫不吝啬,大方地掏出人民币,放进了补习社的钱柜里。相信许多同学也有补习的经历吧!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有许多同学都去过补习社,特别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家长们通常都不会为孩子辅导作业,对孩子们的作业束手无策,而对孩子的作业又十分地揪心;所以,他们迫不得已才会将孩子交给补习社管理。而社会上大多数的补习班,都声称自己“名师主讲”“小班化管理””“成绩能提高到80至100分”,补习班的广告满天飞。有资质的补习班,没资质的补习班,都来抢食这一块市场。虽然现在市场上的补习班很多,但是,需求往往大于供求,许多家长听信了推销人员的一面之词就急匆匆地报了名,妄图成绩一夜间拔高。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效果微弱,孩子也开始厌学,逃学等等的坏毛病。有的甚至“补”出疾病,“补”出危险。补习社一般位于高楼大厦内或自行盖房子办学,但是,这些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强,人员比较集中密集,一旦爆发传染病很容易就造成大规模感染。补习社一般逃生通道较窄,一旦引发火灾,大量人员能否在火灾前90秒撤出火灾区域就成了问题,无法及时撤出,就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说了,有部分补习班的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难免会出现货不对板,“越补越差”的现象。但是,总有一些补习班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社会上有一些补习班也是较好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拼数量而忽视质量,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为宜。尽量遵循自愿原则,不要强迫,强迫的效果是不好的。当然,在迫不得已时再选择补习,还是自己学习的效率高!
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对于许多同学而言是十分熟悉的一个名词。考上了重点班,就意味着金榜题名,在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而留守在非重点班的人,已经被不折不扣地戴上了差生的帽子,丧失了向前一大步的机会。有的同学因此而“重获新生”获得了考上重点高中的机会;有的同学从此一蹶不振结束了生命;有的成为了家长眼中的榜样口耳相传;有的被当成了反面教材抬不起头做人。重点与非重点,成为了一部“吞噬人命”的机器,许多同学从此被贴上了没出息的标志,而有的却被贴上了有出息的金字招牌。相信大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重点与非重点,是一个家长们十分关心的话题。每逢中考,小升初分数线出炉时,家长们总会取出分数表,对照自己孩子的成绩,对孩子进行一通责骂,催促孩子加快学习进度。殊不知这是加快“气体”爆炸的一大推力。每逢大考,“气瓶”内的压力骤然大幅度上升,此时“气瓶”内的压力接近满值,而家长教师们却不断注入压力。气瓶内部的压力即将满值,此时最需要释放出部分压力,家长与教师们却不以为然,继续加压。而家长们的施加压力,没有换来如愿以偿的重点班,孩子也因承受不住压力崩溃了。难道,重点与非重点是评判一个人能不能出人头地的必备因素吗?不是。有许多孩子,或许他们有其他的优点,而家长们却忽视了这一优点,被当下的压力遮住了眼睛。重点与非重点,会过早地贴上优生差生的标签,从而大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令孩子自卑,产生厌学,逃学等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重点与非重点,还是尽早取消为好。
教育部的《减负十条》能带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