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话语能够使人由悲转喜,因为它提出了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哲学课本上把庄子理解为不可知论者,我觉得是没有真正理解庄子,庄子的齐物是说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什么资格去傲慢,也没有资格去计较什么。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金圣叹的评论观点可从他的其他评论作品中推之——《庄子》是"怨"的产物;发展化蝶论,使之走得更远,并最终流于佛家的空幻。我觉得这个结论的最后一句也没有真正理解《庄子》,《庄子》的语言是自由奔放的,它是道家思想心灵内化的产物,不是佛家的空幻,它比《老子》的哲学性更进了一步。
庄子的思想是自由而奔放的,是跳跃而又富有象征性的,它向我们提出了许多生命的探讨,一些东西在哲学家们看来是荒诞的,他们认为庄子提出的观点说明了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实际是错误的,庄子是一个追求自己心灵自由的道家的隐士。就像一个人习惯不了喧闹,去选择静谧一样,他选择去追求心灵的静谧。可能是他写的东西的心灵净化作用与佛学有共通之处,所以金圣叹才说庄子最后流于佛家的空幻。承认他追求完全的自由可能会成为乌托邦,因为精神上自由了,可能物质上还限制着他,他只能在作品中寻求自由。
什么是《庄子》?《庄子》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心中反复地探寻着。我认为《庄子》是一个在你心灵烦躁时走出低谷的一大法宝,是你转换心境的不二法门,《庄子》这本书探讨了很多事关人生转变的重大问题,如怎样使心灵自由(《内篇。逍遥游》、如何转化你对外物的态度《内篇。齐物论》)、如何做好心灵与身体的养生《内篇。养生主》、如何在处事中保持淡泊的心境(《内篇。人间世》)、如何转变心态去培养自己的德行(包括文德与武德)(《内篇·德充符》)、如何使自己更加好的应对周遭环境(《内篇·大宗师》),其他的都是自己的政治思想与对这个社会的看法。
什么是逍遥?心灵可以自由的思维、翱翔,即使物质上极度困乏,只要心灵自由,那就是逍遥。心里边凭借外力做到的逍遥不是真正的逍遥,只有自己思维完全自由的把自己从坏的境遇走向极佳的境遇的逍遥才是真正的逍遥。苏轼被贬后别以为他一直都是豪放的,他也是在颓境中看到《庄子》才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旷达、乐观的苏东坡。他也写过“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诗词如下:
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全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他就是读了《庄子》,才会使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这就是《庄子》真正的价值。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你用任何方法都无法适应那个环境时,就尝试着换个环境,说不定你会收获更多,这个环境是心灵的环境。只有心灵永远逍遥、平静,你才能真正得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