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应用文阅读指导

书香清远,百年菁华
——社会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杭州外国语学校 梅放

  粉墙黛瓦今犹在,清风何处寻墨韵
小引  
    西子湖畔,孤山南麓,有一座静静的院落,沉默在历史远逝的足音中。曾经,她承载过泱泱大国千百年来灿烂的文明史,记录过山水诗画之间的沧桑岁月,但如今,寂寞已将院门深锁。江山不再,朱颜已改,我们该到那里去追寻这些悠远故事?清远的书香,便是我们唯一的线索……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煌煌巨编藏深院,明月应识读书人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高宗下诏开馆编纂《四库全书》,一百六十余名著名学者,三百余人参与工作,费时十年编纂而成。全书卷块浩繁,共有三万六千三百册,七万九千零七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  
——《话说文澜阁》
   
   《四库全书》是继《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之后的又一部由中央政府主持编纂的大型图书。最初,这套图书仅有四份,分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与奉天故宫文溯阁,这四阁称“内廷四阁”,先尚存其三。而素号风雅的乾隆帝并不满足于此,因而令人再缮三份,藏于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称“南三阁”只存文澜一阁。  
      
   
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允宜广布,以光文治。  
——乾隆御诏
   
 事实上,文澜阁并非是凭空而建。康熙年间,清帝南巡,便已建成了名曰圣因寺的行宫。雍正朝短,行宫遭搁置,幽幽院落深锁;乾隆又立,修缮文澜阁,煌煌巨编入藏。文澜阁虽为皇家藏书楼,却仍如公共图书馆一样对士人开放。阁之东侧筑太乙分青室,以供人们阅读、休憩之用。清咸丰年间,文澜阁遭兵燹之威,“阁虽存而栋宇半圮”。光绪六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奏请重建文澜阁,光绪七年九月落成。新阁筑毕不过三十载,阁书移至浙江图书馆(今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从此,文澜阁便于它原本存在的意义相揖别成了一座空楼。  
 1929年,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作为第一届西湖博览会的展览馆之一,文澜阁亦被辟为展区。八年后,《四库全书》因战西迁,圣因寺只能在战火与光影之间守望着宁静的回归。然而,战后文澜阁依旧命途多舛。上世纪六十年代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已经历尽沧桑的古阁  
再遭重创,太乙分青室又因火焚被毁——
何夜漏断独看月?寒鸦又念读书人。  
   
    八十年代,文澜阁再次重修,其功能变为浙江省博物馆附属的民俗家具展厅。那么,如今,它的现状如何?  
   
粉墙黛瓦今犹在,清风何处寻墨韵  
   
    文澜阁原是仿宁波天一阁而筑,阁顶遍施琉璃瓦,煌煌应如故宫之文渊。然之后复建时,并未以原貌相恢复,而用黛瓦粉墙,似江南深院,不副于史实。阁内因用于展览,已悉数将书柜之类迁于二楼,书香墨韵,不复存矣。  
笔者幼年曾与母亲在此办公,记得阁内之陈列皆与《文澜阁志》所叙不能相符。当时文澜阁已作展厅之用,所置之物有清千工床、万工轿、文房四宝及吴昌硕字画等等,皆是反映家居生活之类,未见阁书;楼上已作为办公室使用,乾隆匾额并未悬挂在醒目处室内杂乱似有虫蛀。建筑内部结构亦发生变化,其附属建筑如太乙分青室,在重建时所用为水泥钢架结构,同样被辟为不同功能的展厅,如钱币陈列室及当时的工艺陈列室。当然,基本上每一座建筑物都曾有过办公楼的用途。唯一保存的是池榭假山的清幽宜人,常有儿童在此间嬉戏。  
继2001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在2005年,文澜阁终于等来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工程,但此次工程的进展似乎并不那么顺利。如今文澜阁并不对游人开放,而是被脚手架围起来,给人的印象谈不上雅观。在对恢复文澜阁原貌的问题上,不断有争议涌现出来。相关的工作人员已跑遍如今尚存的北三阁与他们的建筑原型——天一阁,甚至是其他的私人藏书楼,试图寻找到准确的答案。  
工程计划在不断地完善,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文澜阁今后将为何所用?  
家具与民俗的陈列已有了专门的场馆,文澜阁作为藏书楼的潜在利用价值显然要突显出来。有关专家对此已有了初步的设想,即做一个浙江藏书文化的展览,到时,《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及补抄活动发起者丁氏兄弟的画像都将被陈列于室内而非悬挂在廊间,文澜阁也将展现出它雄浑精深的文化风采。  
那么其他的场馆呢?  
显然,多元化的思维目前还没有得到认可,太乙分青室的作用也没有被再次提及。“允宜广布,以光文治”,乾隆御诏中的这句话显然还是需要斟酌一下的。因此,结合现代科技做一个电子化的展览显然也是可取的,上海博物馆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或者,这里可以做古典文化或是国学沙龙定期邀请浙江文化名人前来做客……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只是,我们想要追寻,一个王朝的背影,一部巨著的痕迹。  
   
小结  
   
文澜阁作为杭州的一道重要的文化景观,本应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怀。我想,《文物保护法》应当不是唯一的制约,我们的心中应当对文明有一种景仰:这并非是五体投地的膜拜,而是使其传承下去的精神支柱。在法律制约下的条条杠杠文物保护单位做得很好定期的勘察、检修、档案记录都力臻完美;而文物本身的价值,却正在为经济利益所吞噬。  
在网上看新闻,说文澜阁的修缮曾因施工队的纠纷而停滞,这让我感到很悲哀,因为文明的弘扬竟然因经济利益而放慢了脚步。  
   
再过个把月,又要到春雨绵绵的日子了。  
   
那条“新闻”是两年前的,文澜阁沉默了两年,静静地听着雨的声音,打在它憔悴的屋檐上。修文澜阁的工匠,害怕春去春归,会让它伤得更深。  
是疗伤的时候了,我拿着那已失去作用的照相机,这样想着。某一天,也许,我在建成的新阁上,能看到浙江藏书文化的新气象,看到文明的复苏。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保护的意识。  
此时此地,文物保护,还会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吗?  
   
2008年1月1日于杭州寓所  
 
     
 
   
 
   
   
   
 

 
 
位置:发表区   年级:初中2 关键字
来源: 字数:2198 投稿日期:2008-1-1 14:09:00 点击:
  蓝色追风鸟 点评
推荐发表:[蓝色追风鸟]2008-1-1 14:13:20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到百度搜索“书香清远,百年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