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脸的课程表
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崭新的课程表,班里有课程表,新发的派什么用场?年级组长解释,省里要来检查,课程表做了一些改动:新发的课程表上有书法,校本,安全课,早晚自习也由科任老师的姓名一律改作自习。可是原来的课程表上已经覆盖了一张假课程表了,不到半个月,就又往假课程表上再覆盖一层,这怎么给学生解释?
课程表从来都是这样会变脸,课程表上从来都是有些科目出现得莫名其妙:没有教材,没有师资,只是在课程表上有个名目。至于课程表怎么调换,全看迎接什么性质的检查,安全教育检查来了,有“安全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督查来了,就有“心理健康及教育”课,法制教育检查来了相应就有“法制教育”课,另外“书法课”,“校本课程”课,“经典诵读课”,不一而足。
关键是不是换一张课程表就万事大吉了,还要检查落实,教师备课,学生作业一样也不能缺少。准备是仓促的,布置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不然是要和学校的量化分数挂钩的。于是就有老师让学生一天补一学期的作业,于是就有老师两三天补一学期的备课的稀罕事出现。
真希望这些平时不准备,急时抱佛脚的检查少一些,也希望上级部门不要对学校教育横加干涉,争做学校的婆婆,婆婆多了,指令多,每次检查都逼迫着教师领着学生造假,实在不胜疲惫,难胜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