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记叙文阅读指导

佳人依稀,人言可畏
——记阮玲玉


民国旧事

  阮玲玉的爱情,如荼蘼花。一次比一次美丽,可她到了最后也没学会,如何让自己的付出,有回报。
 民国有佳人。  
 乱世出英雄。  
 我要回到民国,看佳人轰轰烈烈不顾一切爱一场。  
 
 这爱情是被鹤顶红,她不管不顾连饮三杯,从此长眠不醒。  
    
 她叫阮玲玉。  
 美艳的犹如天上仙子。  
 民国对大上海果然是偏心的,把一个个佳人全赐予他了。这阮玲玉,恐怕,是大上海珍藏多年的倩影了。  
 
  他是她的青梅竹马,为了她忤逆了家庭,她便也认定了他,痴痴的跟了他,人总是会变的,当年那个他慢慢的湮灭在市井深处,再也不是她的优雅公子。  
  阮玲玉的初恋名叫张达明。  
  他的家庭是阮玲玉长大的地方,两小无猜铸就了这份佳话。他说要娶她,他母亲不让,嫌她出身贫寒。  
  他带她走,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俩要为生计操心,他是大少爷,没有经历,她长得美丽,演了电影。  
  那年,她十六。  
  他好吃懒做,她不介意,一心一意的养他。他却涉足赌场******院,一次一次把她的真心摔碎。  
  她不敢相信这是她的翩翩公子,一次又一次的纵容。  
  后来的后来,她忍无可忍,提出分手。  
  分手后,他却依旧死皮赖脸的纠缠她。  
  她以为是爱,其实,是为了钱。  
  这第一杯鹤顶红,喝的是变了的故人心。  
 
  他不给她婚姻,却给了她希望,最后又是他亲手毁了这个希望,她身上的悲剧色彩,一大半是他的杰作。他给了她房子,后来又给了她坟墓。她不知道那是不是真正的爱情,但她付出够认真,到最后才发现, 他原来不够真。  
  阮玲玉生命中的最光辉是来自一个叫唐季珊的男人。  
  那段时间阮玲玉把他当做唯一。  
  她以为他也拿她当唯一。  
  后来她收到张织云的信。  
  张织云说,她的今天是她的明天。  
  她不信,以为她嫉妒。  
  后来唐季珊送了她房子,也送了她坟墓。  
  潦倒的张达明难以接受曾经的保姆女儿过的比他这个大少爷好。  
  诉讼阮玲玉欺骗他的钱财。  
  这么多年来其实一直是阮玲玉在养他,这个善良的女人却接受所有的罪名。  
 可唐季珊不放过她,他的声誉比眼前的女人重要一百倍。  
 他们的爱情多么脆弱,甚至抵不过一点点流言蜚语。  
 这第二杯鹤顶红,喝的是流言蜚语人言可畏。  
 
  他们是琴瑟相和的,可惜过于畏首畏尾,到头来,一段结缘变成一处悲剧,或许这就是所谓最可悲的缘分,错过吧。她最后的不幸,就是来自他吧。  
  他叫蔡楚生。  
  一代名导。  
 阮玲玉和他合作多次。  
 他爱她,她也是。  
 可他畏首畏尾,不敢靠近。  
 她看透了张达明和唐季珊。  
 她想让他救她。  
 可他没有勇气,放弃了,没有承担了。  
 他的绝情,或许是她自杀的伏笔吧。  
 这第三杯鹤顶红,喝的是没有担当的未来。  
   
 三月七日。  
 她举办了一场舞会,邀请了他们。  
 她跳舞,拥抱每一个人。  
 并且问他们同一个问题。  
 “我是不是一个好人?”  
   
  那夜她像什么也没发生过那样,躺在了唐季珊的身边。  
  她写好了遗书,服下了所有的安眠药。  
  她早就知道唐季珊爱上了一个舞女。  
  她迷迷糊糊的走向唐季珊,像以往一样在他身边入眠,只不过,这一觉,永远不会醒来。  
 
  次日清早,他醒来,发现她早就没了呼吸。  
  她致死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个男人这样的势力。  
  他怕她的死影响了他的名誉,就把她送的远远的。  
 
  她死后,流言蜚语继续纷飞。  
  犹如她遗书的最后一句话,人言可畏。  
 
  后来,张达明潦倒而死。  
  后来,唐季珊在经过离婚,再婚,被骗,破产,在街头摆摊,一代茶叶大亨,死在街头。  
 后来,蔡楚生在文革时期死于迫害。  
   
 不知道在他们的弥留之际,有没有想起一个依稀的佳人,袅袅娜娜,巧笑倩兮的朝他们走过。  
   
 那个被世人称作中国的英格丽褒曼的女人,死在她的爱情里,死在纷纷扰扰的流言里。  
 
 爱情是三杯鹤顶红,她天真无邪,毫无犹豫的一杯一杯连饮而下。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后悔过。   
 不管怎么说,生死这条河,她比他们先渡过了。  
   
  
 
 
位置:发表区   年级:初中2 关键字,记一个人
作文id:741777 来源:原创 字数:1399 投稿日期:2013-8-8 23:25:00 点击:
  琳琳VS灵灵 点评

推荐3星:[琳琳VS灵灵]2013-8-8 23:32:18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佳人依稀,人言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