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经验谈阅读指导

作文怎么写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三(3) JESSICAZHO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有切实的具体的内容,切忌言之无物,空话连篇。
第一讲 作文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在我们平常的习作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作文内容要言之有物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有切实的具体的内容,切忌言之无物,空话连篇。  
   尽管作文要求“简单”,但是“言之有物,要有切实的内容”却是不可少的。  
   叙事,总要说明一定的道理,而这个道理总是蕴含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之中的,没有对事情发展过程的具体叙述,所说明的道理也只能是空洞的;记人,总要说明这个人是怎样一种性格,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这些又总是离不开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没有对具体事例的介绍,没有对人物外表和内心的具体描写,所写的人物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只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写景状物,总是要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而人们的任何情感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下掉下来,总是离不开具体的景、切切实实的物,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借景抒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作文时没有对具体的景、实在的物的描述,文中所抒之情,不过是一些空洞的无病呻吟而已。  
   空洞的文没有力度。简单的记叙文,更要注意有具体实在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短而不空,短小精悍。  
   二、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写文章一定要有真实的感受,要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有了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事真才能情真;情真才能辞切;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要想写出有质量的作文就要求我们选择那些有真实感受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受,绝不可生编硬造。  
   三、作文要有明确的中心  
   在写作中,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立场怎能样,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明确地表示自己热爱什么,痛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等。切忌写起作文来想到哪写到哪;不是拖泥带水,就是言之无物,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  
   四、作文要有一定的条理  
   我们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物状物写景,都要做到条理清楚,段落分明。拿写一件事情来说吧,凡事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所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想好围绕中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不能颠三倒四,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  
   因此,我们作文时要力求做到有提纲,有思路,有层次。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五、作文要有突出的重点  
   文章只有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更有力地表现中心。比如《记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中,自然经过部分是重点,这个部分最能表现“趣”字,所以应该详写。  
   六、作文要有合理的想象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对写作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了丰富的想象,就可以使作者的思维更加活跃,浮想联翩,为文章增光添彩,令文思淙淙,语若流泉。  
   想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想象既要合理又要大胆,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2想象要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  
   3想象就是从眼前的人、事、物的表象生发开去,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生动。  
   4要根据需要进行想象。有文章(如童话、寓言故事)全篇充满着想象,有的文章可以以只写几段甚至只写几笔想象。  
   七、作文要有通顺的语言  
   语言是作文的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础,因此,语言就是作文的生命。可见新课标提出的作文要“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充分重视语言学习,如用词准确,句子要完整,这是语言的基本要求;其次,要讲究词语的配合,使句子的结构清楚,语言通顺明白,避免出现病句;第三,要锤炼词语,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八、作文要认真地修改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怎样修改作文呢?  
   1看全文。看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合理。  
   2看词句。修改文章不仅修改一句话、一段话,还要注意不多字,不丢字、不写错别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妥当也要认真检查修改。  
   3请别人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常能发现你作文中自己不能发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自满或怕别人笑话而羞于向人请教,失去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一个机会。  
   4自己反复看。文不厌改,文成于改。只有反复阅读、反复修改,使自己的作文经得起各文面的检验,才能达到文质兼美的程度。  
 
 
   第二讲 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不竭的源泉。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看仔细、看明白、看全面、看透彻,才能对事物有完整的、具体的、生动的印象。  
   怎样提高观察能力呢?  
   1保持观察的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自然界的雷电风雨、人物的一言一行,不仅能使我们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更能培养我们观察事物的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观察必须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观察景物,应注意空间顺序:由上而下,由远及近,从左到右、空间转换、地点转移等。  
   3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事物的特点。每个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孤立地看待,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个体,但如果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的异同和变化,更能准确地发现事物的特点。  
   4调动多种感官,提高观察的质量。观察事物时,仅仅用眼睛看是远远不够的,有可能的话还要去摸摸、闻闻、尝尝,用多种感觉器官去了解事物的属性,可以更好地分析综合、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从而提高观察的质量。  
   5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观察的感受。由眼前观察的事物展开产生联想,或想象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能加深对眼前观察的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再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表达方式,使事物的形象立体化。写作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生动。  
   6学习别人作品中观察事物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学习、揣摩、领会别人观察写作的方法,并跟自己的习作训练结合起来,我们的观察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第三讲 学会思维  
   学会观察是认识生活的前提,但仅仅学会了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说话写文章不是照相式的反映,而必须经过头脑的加工。因此还要学会运用思维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梳理、加工、谋篇布局,最后才能写成作文。  
   1思考要深入  
   同学们作文中,常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布置某一题材的作文,会觉得并不是太难,动笔写时又觉得没话可写。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对事情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思索。  
   实际上,很多事物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但并不一定深刻理解了,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表达它。  
   2思维要灵活  
   作文中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作文材料,我们自己写时会觉得很平淡,很难展开想象。但是换了一个人,却能把这个作文材料写得很生动、很充实。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与每个人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中的事物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学会从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作文的素材,使有些看起来不足以称为写作材料的事物,成为很好的写作材料,使笔下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化,更形象化,使一些不易表现的内容得到较好的表现。千万不能“死心眼”,要注意训练自己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要严密  
   写作文时要根据写作的目的,恰当地选择材料,哪些写进去,哪些不写;哪些多写一些,哪些少写一些;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从哪里写起,到哪里转个弯,到哪里结束,心里要大概地全盘考虑一番,这样写文章就能比较有条理,不至于颠来倒去,乱作一团;或者前后脱节,丢三拉四了。  
   锻炼思维严密性的方法很多,譬如每次作文前先想好再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腹稿”,再如列提纲,作文时根据提纲去写等。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思维的训练,思考深入了、思维灵活、严密了,写起文章来也就会深刻、新颖、充实、精炼。  
     
     
   第四讲 学会表达  
   语言文字是作文的生命,离开了通顺、生动、简炼的语言,作文就不能到很好的表达。因此,我们必须在语言运用上狠下功夫。  
   一是要认真地下功夫学习语言。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边学习,使自己的语言库里增加生动活泼具有表现力的语句,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二是在写作时要注意选词炼句,多推敲。  
   三是要“我手写我口”。情真才能辞切。真实的自然的东西往往也是美的、生动的,写作文也是一样。  
   四是要先想后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可以一下子抓住事物的特点和重点,以便于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其实,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多读多说多练,多积累范文中的好词好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使自己的表达能力逐步增强。  
     
     
   第五讲 常见的作文开头方法  
   作文开头的方法很多,老师选取10种适合同学们写作的常见方法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1、开门见山,落笔入题  
   文章一开头,就把要写的事、人直截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看到开头就明确题旨。采用这种方法开头,若叙述,则娓娓动听;若抒情,则感情浓烈;若说明,则不蔓不枝。如:  
   窗外有芭蕉:长的两株,短的一株,最小的两株。春来了许久,我耐着性子等着它们抽出蕉叶来,每天早晨,打开窗子第一眼便贪想着这种欢喜……  
   2、交待介绍,直接陈述  
   写人叙事的文章,一开头就可以交待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要素,通过直截了当的叙述,使读者明白事件产生的背景,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清楚的了解。如:  
   1959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北就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室的电话响了。老校长拿起话筒。突然,好的手由于过分激动不禁颤动起来:“啊,国家主席刘少奇邀请我们学校老师到他家做客哩!”  
   3、描写景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不直接陈述内容,而是通过描绘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风景、场面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为文章带来特定的感情色彩,定下文章的“基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文章的题旨和内容。如: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4、捕捉特写,详尽描绘  
   这是写人、状物的记叙文常用的写法,以文章所要刻画的主要人、物作开头,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捕捉住人物的某一方面展开详尽的描绘,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如: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再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5、抒发情感,打动人心  
   在文章开头,根据写作的需要,把所要表达的感情真实地反应出来,抒发出来,以拨动读者的心弦,激发读者的情感。运用抒情开头,一定要有感而发,而不能为文生情,无病呻吟。如: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  
   6、以议开头,促人深思  
   开宗明义,文章的开头就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法、意见或主张,揭示文章蕴含的深意,促使读者深刻地思考。开头的议论必须围绕文章的人或事展开,不可离题万里。如: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少说也有两千多年了,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适用的真理……  
   7、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文章的开头,巧妙地设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愿望,促使他们去“追根究底”。如:  
   “咚咚!”屋外,西北风里夹着一阵阵敲击声,是谁在田野里?二姨一骨碌坐了起来,我也醒了。是姨夫吗?不会呀,他们部队服役,回家探亲还得一个月,那是谁呢?  
   8、诗文引入,顺畅自然  
   为了叙述某件事情、描写某处风景、刻画某个人或阐明某个道理,在文章开头处引录与该人、该事、该景、该理有关的诗文,由此引出写作内容,水到渠成,顺畅自然。引用恰当的话,可以增加文章的诗意,吸引读者,揭示出内容的精华。如: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9、话语开头,先声夺人  
   这种开头一般适合叙事、写人的文章,作者不按部就班展开内容,而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使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事物进展中的某一过程产生深刻印象。如:  
   “哎呀,宝贝儿,该起床了!”像以往一样,我随着叫声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表针正指七点半。妈妈坐在床旁一手抚摩着我的头,一手拿着我穿的衣服……  
   10、       倒叙开篇,引起回忆  
   运用倒叙的方法进行叙述,即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运用倒叙,可以引起读者的强烈的阅读兴趣。如:  
   唉!烦死了,还是睡觉吧。可是,刚闭上眼,白天发生的事情又浮现在脑海中……  
     
   第六讲 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顺着文中所叙之事的自然发展,以它的必然结果作结尾,没有套话、没有空话,简单、自然,可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完整。如:  
   精彩的军事表演很快结束了,我们说笑着,赞扬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体育场。  
   2、抒发情感式  
   受所写的人、事、物的感染,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以饱含感情的句子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拨动读者的心弦。如:  
   啊,我美丽的家庭小院!我不是什么诗人,我要是诗人,准会写一首咏赞您的诗篇;我不是画家,不然,我一定会用七彩画笔把您画在画画上,让人们欣赏您的风姿。  
   3、议论明旨法  
   “卒章显其志”(白居易)和“画龙点睛”指的都是这种方法。在文章的结尾处,有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内容,点明文章的中心,加深读者的理解。如:  
   我常想:许许多多初始的美往往容易被忽略,人们拼命追求的是加上一层精装的美,但事实上,真实便是美,不加任何修饰,不需要任何陪衬,如同这清丽的早晨。其实,年轻飞扬的心不正是早晨的写照吗?  
   4、描写景物法  
   文章结尾时不直接点题,而是通过描写景物自然地烘托文章的主题。这样的结尾含蓄,耐人寻味。如:  
   当送执意要回校的王老师出门时,夜已深了。雨,还是下个不停;风,更猛了;雷声紧跟着闪电在天空轰轰作响。我搀着王老师向夜雨中走去。此时,我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混在了一起……  
   5、  引用名言式  
   在结尾时,引用名人名言(或诗词歌赋)来说明问题,阐述观点,境强说服力。如: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我终于能在长城的烽火台上放开歌喉尽情地唱了,我深深地懂得:这歌声是用汗水换来的啊!还是爱迪生说得好:“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灵感。”  
   6、导峰突起式  
   按照叙述顺序,先交待起因、经过,就在临近到收尾时,突然交待出乎人们意料的结果,使人眼前陡然一亮,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好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法 莫泊桑《项链》  
   7、首尾呼应法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互相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密,主题突出。这种结尾法很常见,也容易掌握。如:  
   开头: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我一定会自豪地回答:“我最崇拜我的爸爸。”  
   结尾:爸爸,我崇拜您的知识渊博,但我更崇拜您的“傻”劲。我长大了也要跟您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8、升华主题法  
   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归纳出具有普通意义、哲理意味的语句,从而提高文章的立意。如:  
   是啊,在我们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里,幸福快乐的家庭又何止我们一家,那发生在家庭中的趣事又何止这一桩呢?  
   9、问句结尾法  
   问句可分为疑问、设问、反问等,在结尾时若能恰当运用问句,可以增强语势,可以发人深思。如:  
   我同情父亲,也想替母亲辩解。但是,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干一点儿实际的事吧!于是,我动手收拾桌上的餐具。我想:美好的生活不是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吗?  
   10 虚构情境法  
   根据文章内容发展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在结尾时展开不受客观真实限制而又合理的想象,虚构出生动离奇、美丽动人的情境。这种结尾运用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如:  
   听着,听着,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来,我仿佛看见火红的枫叶、皑皑的白雪、山间的篝火、校园的小路……我仿佛看见自己也佩戴着大学的校徽兴高采烈地漫步其中。噢,我真盼望能快快长大!  
 
 
位置:发表区   年级:小学3 关键字
作文id:149235 来源:原创 字数:6310 投稿日期:2007-8-27 17:18:00 点击:
  WANGJIAO 点评
推荐发表:[WANGJIAO]2007-8-27 20:46:33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