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古人云:“钱财乃身外之物,而书不可一日不读。”人生最肆意,最自在,最享受的时刻,莫过于在书海中畅游。
惜之,纵然朋友离你而去,纵然亲人远隔千里,书籍却永远与你为伴。读书,美哉!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盛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描写农民起义为内容的章回体小说,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如‘武松打虎’,“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烘托出一种紧张,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压抑的心情。仿佛老虎会突然出现,让人措手不及。人虎相博,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如此凶猛威风却不及武松一拳。武松按住猛虎,几番狠打,老虎渐弱渐衰,很巧妙地写出了武松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以梁山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过程为主线,贯穿前后两部分内容。前半部分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聚义,打官兵,受招安;后半部分写受招安,梁山英雄为朝廷征讨逆贼奸臣。上梁山,是一百零八位好汉共同的经历,但显示出人物的个性却不同。鲁智深是主动型的,杨志是被动型的,林冲是清醒型的。同样杀虎,武松杀一虎是力,李逵杀四虎是孝。运用对比,烘托突显人物性格。《水浒传》还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似见其人,如闻其声。像李逵,说话粗鲁,没有礼数,一听到有人说话莽撞,不客气,十有八九就是李逵。
梁山好汉的规模由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集点滴之水到百川汇海。如此豪迈壮大,结局却悲惨至极。
鲁迅先生曾评价《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的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招安注定没有好下场,《水浒》结尾时做了一次反面教材,使人们都不要去做投降派。给人以刻骨铭心启示。
品读《水浒》,意味深长!
品《水浒》,又岂能少西游呢!(清代学者)张书绅说:“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西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流派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使小说充满了奇特的幻想,表现出罕见的艺术想象力。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从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内蕴来看,作品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肯定,对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热情赞颂,显示出明代中叶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主要写悟空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在他身上有冲破一切束缚与羁绊﹑藐视一切礼法和权威的叛逆精神,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人的觉醒的必然反映﹔从皈依佛门到取回真经,主要突出悟空降妖除魔的大智大勇他的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性格与为取经事业这个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可贵精神,表现了孙悟空的人性美。从而也借孙悟空这个正义的人物形象与当时世态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环境的向往与渴求。
《西游记》在塑造上还具备两大艺术特色:第一,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动物的人性美,第二是语言别具一格。
人性和动物性有机地结合,将人的意志精神与动物的性格特点融于一体寓庄于谐使人物个性化十分鲜明。如孙悟空是猴精,他的外部形态是猴子,但他带着人的头脑去思想行动,处处表现出人的机智勇敢。原是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因调戏嫦娥仙女而被贬下凡间,错投了猪胎,长了一副猪相,却有人的贪婪和好色的习性。这就取决于人性化的妙不可言。
《西游记》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文为戏,描写神﹑佛﹑道的语言滑稽诙谐,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情调,且渗透着很高的叛逆性。给人以平凡中掺杂一点喜乐,愉悦中渗透一点怒气,让人喜欢,引人入胜。读则爱不释手。
所谓西游,就是西天取经。西天取经,不就是要向西方国家学习新进的文化吗?这就是吴承恩与《西游记》的价值所在!
读名著,赏美文;养心神,品真理!
视书为益友,读万卷好书。必能深得感悟,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