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问老和尚,:“为什么我们要如此辛苦的化缘,而不能像其他人一样,舒服地待在寺庙中?”老和尚笑而不语,指着一片在水中顺水流下的叶子“它也不明白,为何鱼要逆流而上,费尽辛苦”
从叶看来,顺着水流而下,自是舒适宜人,而它不知,鱼的奋力可能是为了生存,就如我们无法理解,鲤鱼为何跳龙门,以命相搏,还未必能化身成龙。我们又非精卫,直至感叹它的夜以继日,永不停歇,而不知她将身葬海时,心中的不甘于不肯屈服。
“如果苦难将我推到悬崖边,那么我就此坐下,赏烟霞雾霭,唱支歌给你听”若不是了解史铁生年纪轻轻时便只能坐轮椅,你又怎知他的豁达?人与人之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经历各有所不同,你若非全盘了解他的的人生,你又如何评价他们,更如何与之相比?如果你嘲笑一个人的残疾,自己四肢健全便认为高他一等,你又怎知他是否是为了一条生命而甘心放弃健全。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时,穷到了几天没有吃过一粒米饭的地步。好不容易颜回才要到了一些米。在煮饭时,孔子见颜回掏出一小把吃掉了,便心生芥蒂。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颜回便是罪人了,可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误会:后来孔子了解到,原来颜回是看到米饭上面落了灰,又觉得扔掉了可惜,才自己吃掉的。孔子是颜回最亲近的老师,更是将他奉为圣人的贤人,连他都会误会自己的得意门徒,更何况常人?这说明了误会本就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是以自己看到的为标准,而未花心思去想,这表面覆盖下的真实到底如何;看人也是如此,我们总习惯看表面上的举止、仪表和谈吐,而未曾想过,未曾了解过他的生活,他的苦难,这样对一个人的评价未免太主观。
苏轼的旷达,背后是他漂泊的一生;杜甫的忧怨,是国破山河在的写照;李煜的昏庸,又何尝没有对国家的担忧和内心的苦闷;而林黛玉的敏感,又怎不是因为远离父母,寄人篱下的谨慎?从表面看到的未必不真,但终究粗浅。浮着的是表面,沉着的,才是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