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头几天,还是一弯浅浅的月牙儿。清冷的光辉倾泻下来,水光潋艳。林间小路愈发清幽,踩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美妙声响,甚是醉人。
那残月挂在高高的枝头,仿佛两头翘起的酒杯,盛不满的,是亘古的岁月。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月儿踯躅在湮远的年代中,它是在怀想着那个让她的光辉照亮诗坛的人吗?
有人说,“月亮”是李白其人其诗的魂,这大概是有道理的。我总不认同评论家们总以他的诗集中有三百多处咏月诗为证。提及的多就能反映诗人的精神世界,就能窥探他的情感取向吗?不,不能,李白是不俗的诗人,一个空洞的数字作为理由难免有些牵强附会。
我所认识的李白浪荡不羁,目空一切,连当时的天子都要敬他三分。“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乌还人亦稀。”他的张狂,不过表象罢了。对于月和大自然,他毫无保留他的诉说,他深深的孤独感,明月清风便是他的知己。
李白对月如此痴迷,乃至死后留下采石矶乘醉入江捉月的传说,这又是何等美妙的死法!正好迎合了他浪漫的天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大概不会料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也会有人吟着他的诗,他却把成为古人了。
人生的短暂,人世的变迁,只有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我窥见了苏东坡的影子。
就是那位唱着“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词人,见到那圆圆的玉璧,也难免要落下泪来。月圆人不圆,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兄弟的天各一方,无不令人感伤。他是豁达的,月也总是给人以希望,最终,他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那一年,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时,全世界的人都为他喝彩。然而,从那以后,人们失望地发现,月亮上根本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没有吴刚,“传说”真的只是传说而已。甚至月亮也不如我们所见的那样美丽,而是一个不会发光,千疮百孔的星球。
所有关于月亮的美好想象全消失了。
“科学将剪断安琪儿的双翅,将地精赶出洞府,拆散天上的彩虹,叫它们永远不能编织。”一位英国诗人表现出对科学的担忧。
其实她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知道得多了,对那些简单的事物就不会抱以天真的幻想。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原因。
我并不反对科学,只是希望,月亮不只属于古时,“咏月”不只是古人的专利而已。
(作者系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913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