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盖子堡演说稿,写在他从朋友家中借来的纸上;海明威的创作,用的只是一支钢笔。这些普通的工具,在他们富有智慧和想象力的创造中,屡次产生了奇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人们的创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自拍神器帮助女生拍出漂亮的相片。3D打印机代替纯手工来制作手办。制作音乐可以不需要庞大的管乐队,只需音乐合成软件。如此便捷的工具冲击着人们传统的观念:创作过程必定是经历了一番思维的纠结。可是,便捷的工具的出现简化了创造的繁杂过程,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于是有人担心,人们的创造力会不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被扼杀?
如果单就这一现象而论,创造力早就被扼杀了。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们不断地发明新事物,目的就是为了简化过程。拖拉机的发明代替牛拉犁,油画的发明使具象素描从颜色上解脱,枪支弹药的发明更是让习武之人无用武之地。林林总总的工具在诞生的一瞬间,就解放了一部分的劳动力,先进的手段缩短了目的与起点的距离。这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人们的创造事物的能力并不能因此就说是被扼杀了,简化创造的过程并不代表思维的简化,而应该是思维的升华,他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精力去对付更高深的难题。因此,人们的创造力并没有被扼杀。
相反,工具使许多高难度的创造成为了一种可能。就自拍神器而言,她满足了女生的追求美丽的更高要求,虽然是经过加工的,但是比起雇佣一个专业电脑绘画师而言,更加真实。3D打印机使人们不必费尽心思找工匠,而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设计上。音乐制作软件则更是扩大了“草根”音乐文化,让不懂音乐的人也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非凡的作品。假如没有这些现代科技的支撑,人们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那么,创造力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扼杀呢?就是当人们过于依赖科技而不愿开动脑筋的时候,人们的思维就会退化。其根本原因是科技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总体需求,创造的动力因为需求的减少而减弱。因此,适当地激发人们的欲望,放宽制度的束缚,可以更大地激活社会创造的动力。
高科技的工具并没有扼杀人们的创造力,我们不应当轻易相信这些过于激进的言语。社会的主流依然是积极向上的。
BY RK 廖纬图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