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日战争胜利以来,抗战英雄的光芒就一直照耀着华夏大地。在历史教科书和电视剧的宣传之下,日子鬼子的罪行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一道伤疤。
的确,日本军国主义的所作所为是令人发指的,我们必须要记住国耻。但是,在这个相对和平的时代,我们记住的不是仇恨,而是耻辱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每年各大电视台都会播出许多以“抗日”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但是遭到人们的热议,这种热议大多非赞美和鼓励,而是对抗日电视剧的一种不屑和无奈。既然如此,为何抗日连续剧的市场却越发膨胀呢?
第一、国家的支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推广和提倡,很多宫斗、穿越剧已被禁止播出,现在连香港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都要经过一系列审核才能被挂上各大视频网站,也就是说以后吃饭时蹭着桌脚边吃饭边看港剧的日子不再有。而内地大多数的抗日连续剧题材适中,符合在观众群的平均年龄段播出,收视率较为平稳,宣扬的精神符合国家所要求的。
第二、“神处”百出。尽管电视连续剧是为了娱乐大众,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商家把抗日连续剧过于“玩笑”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历史的真实性,刀枪不入、女战士被轮奸后依然能瞬间站起来用机关枪把鬼子一举歼灭、徒手撕鬼子等等这样过分夸张的场景必然会成为观众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第三、大众的“癖好”。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对社会某一件事的看法和态度就愈发的泛滥,得知自我观点的群众一下子就会扩张,发表评论后特别是受到人们的中肯或是赞同后,个人满足感升温便洋洋得意,而电视无论在何时都热播的抗日剧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加上抗日剧的“神处”又频频出现,于是,这样一个“找茬”的游戏便开始,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那么,“抗日神剧”既可以表现自己多么的“专业”,又可以娱乐大众,何乐而不为?
在一个国家的支持下,以抗日作为电视连续剧题材的夸张化作品,正好符合大众的视觉和心理需求,于是,“抗日神剧”一词诞生,并且久久活在人们的脑细胞里,这就是“抗日神剧”的为何久现荧光屏前,吸引人们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