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史上啊!曾经有许多文人墨客,以秋天为对象寄托过自己的情感抒发过自己的胸臆。久而久之,秋也便被染上了一种色彩,家国,乡土,人生,无不表达着作者的一份愁绪。
愁……秋心,秋天的一份心境。当然偶尔也有“人言秋日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毕竟成不了秋的主流。可今天我要说一说的,却也正是这历史的非主流。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秋天,也是一种开始》这位作者让我惊喜。她让我看到了,对这种非主流的继承。当然并不是我们今天社会颓废,荒诞,主题模糊的“非主流”而是一种挣脱了历史束缚的,积极向上,触及生命哲学的非主流。“没有哪个季节更让人感到生命的璀璨与生命的枯竭竟是喜剧般的连在一起;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欣喜可能就会疑惑。甚至就在同一片风景里,这边是丰硕,那边却是落寞。“东边红日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多麽哲理的话。联系与发展,偶然与必然。一定时期具体生命的枯竭和整个人类历史生命的永恒发展,循环永生。一次生命的枯竭无疑孕育着另一次生命的开始。这是对生命哲学的理解啊。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许多人……在对秋天的礼赞中给人一种凄凉的空白……这实在不是秋天的过错,而是看过秋叶的人的悲哀”“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为心主义观点。也正是这个原因,有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见明月则必乡愁;见柳新必离愁;见秋叶飘零则各种愁绪必涌上心头。可作者独能看透,超出历史的桎梏。
“于是我们时常站在一个高度而无法超越,时常徘徊在一种境界面前而茫然无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秋天诚然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又何妨把它理解为一种境界。秋天却是一种境界。它将新抽的青涩引向成熟的金色,可它却并不满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又将生命投入到另一次生命的孕育。这是什么?是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精神。永远充满激情,将一次成绩看作是取得更高成绩的基石,没有迷茫,永往直前。
对于我们的学习更是如此,知识是社会实践经验与规律性的凝结。学习就是一个对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从总的人类社会来看实践是永恒,没有穷尽的,因而学习也是没有边境的。
第一次在校刊上看到这篇文章,我就喜欢了。不是因为那韵动的辞藻,也不是因为那漫溢的哲理的味道。就是因为这份对人生的态度。想想我们今天许多人,看看我们的年青人,他们还仅仅处在人生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