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应用文阅读指导

《终南望余雪》中的物理知识


三中 甄惠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一个兼容并蓄且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
  《终南望余雪》中的物理知识  
  初二(7)班甄惠子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中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一个兼容并蓄且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中国古诗就是一门神秘而又美妙的学问。而正在这古诗中,蕴藏着深厚的物理知识。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据元辛文房《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唐代著名诗人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了一首名为《终南望余雪》的诗。按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四句便交卷 了。这首诗简略形象,还蕴藏着一些物理知识,不妨一读。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一场大雪后,积雪已在渐渐熔化。古往今来,大部分文人骚客都大肆赞扬漫天飞雪,祖咏独出一格,静赏终南山上片片余雪。终南山在中国的传说中,是得道的世外高人隐居之地,使此诗更显神秘。传说终南山山顶高出云端,山貌秀丽,山清水秀。“终南阴岭秀”,正因终南山的神秘,自然让人觉得有些阴阴的。也正因阴,才会有余雪。“积雪浮云端”一句非常生动。传说终南山山顶高出云端,更兼是在阳光下,雪粒同时发生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寒光闪闪,白光熠熠,山顶的积雪便像是浮在半空中。  
  而最后两句更是将作者之才气化于诗中。“林表明霁色”,“霁”字颇为重要。作者此诗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里,阴天固然看不清,晴天也只能看见终南山的漾濛雾霭,只有雨雪初晴之日,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久雪初晴,终南山翠色欲流,清丽雅致,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祖咏不仅用“霁”字,还可看出他写的是夕阳西下,黄昏时刻的霁色。何以见得?句中“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山高处。只有此处林表才“明霁色”,不难推敲出,西山已衔半边月,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也照亮了似乎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局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俗谚有云:“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雪又正在消融,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正所谓“风后暖,雪后寒”,处在终南山附近的长安城中自然会感到阵阵寒意;日暮之时,太阳落山,又比白天寒冷一些。望终南余雪,寒光闪闪,令人更增寒意。余韵未尽,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  
  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在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清王士稹在《渔阳诗话里,把此诗与晋陶潜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并列,称为咏雪最佳作,也不算过誉。  
  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早已深入了中国的诗文化。把诗句与物理知识结合,竟能攀升至至高境界。
 
 
位置:发表区   年级:初中3 关键字物理,材料作文
来源: 字数:996 投稿日期:2011-6-18 22:18:00 点击:
  DANXUE 点评

推荐3星:[DANXUE]2011-6-20 5:37:23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终南望余雪》中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