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很多孩子都怕“打针”,而作者却“不怕打针”,这是为什么呢?本文标题的巧设悬念,容易吸引众人眼球。本文从孩子的角度,记叙了作者从“怎么也不肯打(针)”到“再也不怕打针”的心理转变过程,叙述清楚,感受真切,有即兴的言语,有适时的动作表情,具体见文中标示。 点评人:吴晓婷(小学高级教师)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以前,一提到打针,我总会直打哆嗦。 (,但)现在,我一点也不怕了。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稚嫩的言语,表达孩子内心的感触,也为下文的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 有一次,我发了高烧。奶奶带着我去了医院。护士阿姨说要给我吊盐水,可我怎么也不肯打。奶奶皱着眉头说:“你如果不打针,那么就不能看电视、喝饮料、吃冷饮、下床玩,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我听了毫不在乎,心想:这有什么关系?总比打针好,打针多疼啊,我可不愿意!在(尽管)奶奶的再三劝说下,(但)我还是无动于衷,(最后)干脆不理她了。 (通过对话描写渲染心境、突出当时的心理。) (就在)这时,从门外走来一位年轻的妈妈,手里牵着一个看起来只有五、六的小女孩。女孩那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宝石般的大眼睛,披着一头长发,长得挺漂亮的,只是满脸通红通红的,看起来病得还真不轻呢!(一进门,)年轻的妈妈(便)焦急地向医生诉说着小女孩的病情。护士立刻给小女孩测体温,病情严重,她也需要吊盐水。护士轻轻地对小女孩说:“怕不怕打针呀?”小女孩忽闪着大眼睛说:“不怕!”这时(说着),小女孩(她便)伸出手臂让护士阿姨打针,护士阿姨挂好盐水瓶,把针扎进小女孩手背上的血管里。小女孩不哭也不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周围的人都发出赞叹(表扬说):“这个女孩真勇敢啊!” (本段用稚嫩但轻松的文字风格,展示出“小女孩”不怕打针的情景,神态描写比较生动。“发出赞叹”显得拔高,改为“表扬”才贴切。) 看到这番情景和听到这些称赞(表扬)的话语,我很惭愧,心想:我都这么大了,居然还怕打针,连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都不如。我越想越羞愧,一下子站了起来,伸出手臂,大声对护士说:“阿姨,我也要打针!”护士阿姨愣了一下,好像又明白了什么,她亲切对我说:“你也很勇敢啊!”奶奶高兴地走了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的孙女也是好样的!”护士阿姨拿起针,对准我的手背一下扎了下去,我一点也不觉得疼。这时,我对着小女孩开心地笑了。 (抓住动作神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触。) 其实,打针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可怕呀!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打针了。 (与第一段呼应点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