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央视的“感动中国”,有所触动,但不是感动。话说“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10年了吧,历年的“感动中国”似乎都成为了中小学每年的“必修课”。当大家都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感动”中时,我要说:“我愿意做‘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当人人都说皇帝的新衣美丽的时候,我要说,感动中国,我不感动。”当然,“感动”是个人的事,我不奢求你像我一样深思,你固然也不要因为你趋之若鹜的感动而对我大加批判。
“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这是感动中国对朱光亚的评价。的确,朱光亚推动了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但是,不要忘记,核武器是用来杀人的!回想1945年,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得知了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他感到的是莫大的的后悔和自责。而如今,我们却在为一个在我国发展了这个杀人工具的人而感动!不知若干年后,当人类毁灭在核武器手中时,我们是否还要为这些发明了杀人工具的人而感动?美国举起了杀人的刀,中国一看,不行,他有刀,我也得有,于是也举起了杀人的刀,而磨这把刀的人就包括朱光亚先生。物理可以造福人类,但正是由于这些“磨刀人”的存在,使得物理成为了杀人的工具,使得本可以和平的的世界陷入了核阴云与核竞赛之中。这?有何感动?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再说慈善家阿里木吧。作为一个烤羊肉串的,能够把自己挣的钱捐去搞慈善是一种值得发扬的精神。但我不禁要问:“为何登上感动中国领奖台的慈善家永远都是那些草根人物?”仔细思索不难发现国外的慈善家往往都是富人,而国内的慈善家往往都是穷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国内外舆论的不同。一个穷人每天赚100元,他捐出去95元;一个富人每天赚1万元,捐出去2000元,登上感动中国领奖台的的绝对是那个穷人,而国外则更关注那个捐款的富人,这就是症结所在。一个穷人倾其所有不过捐了几万元,感动中国经常靠着这样一幅照片“一个啃着窝头的人,身后有许多他资助的孩子”使得观众落泪。试想,如果他拿着这几万元去办个小企业或搞投资,等到自己年老赚了钱时,再像比尔盖茨一样成立个基金会,那时被资助的何止那几个孩子?我们被穷人的几万元慈善而感动,却对富人的几百万捐款不以为然。草根慈善,不如等草根成长为一棵大树后,再慈善。在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去搞慈善,就像丛飞那样,不值得感动。
小 荷 作文网 www.zww.cn 像其他的一些感动中国人物,两袖清风的刘金国、为患者着想的吴孟超,这些人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作为一个人民干部本身就应当两袖清风;作为一名医生,本身就应当为患者着想。这些人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只能说反衬出其他官员的腐败与其他医者没有职业道德。就好比一张黑纸上的一个白点,不是因为这个白点多么光彩照人,而是因为其他部分太过黑暗。我在学校里也尽到了学生应尽的职责,不打架、不骂人、好好学习,照这样,我是不是也可以感动中国了?
在西部山区还有家庭为下一顿饭而发愁时、在贪官污吏大把大把的揽钱时、在百姓看不起病买不起药时, “感动中国”这档节目横空出世:瞧,吃不上饭不愁,我们有草根慈善家的捐助;瞧,贪官污吏揽钱不用愁,我们还有几个清廉的干部;瞧,买不起药不用愁,我们还有几个为患者着想的医生……
感动中国,我们究竟是“感动”,还是“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