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文学阅读指导

远和近


175专治精神病军事医院… 愁梦猫咪

  <调整格式>初三初三,
     你,  
     一会看我,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  
      <>  
      
   我躲在阴暗的房间里只开了一盏微弱的小台灯,微曲着背读张爱玲。我想通过《翻手苍凉,覆手繁华》去帮助我一点一点解读张爱玲。我想通过文字层面上慢慢剖析,也不能读懂她。最懂她的还是胡兰成。但我宁愿胡兰成不懂她,他们最好的结局,便是相忘于江湖了。但我知道,别人口中的她,都不是真正的她。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  
   大概是身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关系,身上也沾染了亚热带季风的脾性。温润而疲惫。进教室的时候若有若无的看着那个翻开书演算的少年,只是狭促地一眼带过,这一眼够刻骨铭心得印在脑海。按捺住了自己内心如藤蔓般蔓延疯长的思念没有转过头去了,而是乏了的轻轻打了个呵欠,拿起作业低下头。  
   在周无旁人的多少瞬间,在这样的同一时刻,两人的距离也相近。只是空气仿佛凝华了一般,周遭安静得能听见翻书的声音。最后人越来越多拥挤在教室里,渐渐嘈杂了起来。少年的背挺拔如松,剑眉之中透露着一股英气,拿起笔专注学习的他不知不觉浮现出一股强大的气场。我听说过哪怕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拿起笔往那儿一坐,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场在震慑着旁人。何况是这样一个五官周正,不苟言笑的少年。  
   姐姐问,如果喜欢他可以成为你上进的一种动力,何不借助他完善你自己?  
   我摇头,我明知没结果,却偏偏在此自我纠缠,不如做自己过得快乐。  
   姐姐摇头,你不过是喜欢他不够深刻。  
   我叹气,生活不是偶像剧,每个屌丝都可以逆袭。  
   最后姐姐不再在这个话题上绕圈。她说归根结底就是我自己不争气。  
   我不知道她是在指学习。还是,他。  
   初三的日子最好的时刻便是在下课期间跑到走廊的栏杆上趴着晒太阳。微风和煦也习习,阳光温暖地将整个人包裹起来,心里满是飘飘然的得意和满足。什么话也不想说,在这一个或旧或新的环境里也找不到知心人说真心话。  
   只是和通过写作的朋友保持着清浅如水的友谊,沉迷于距离带来的美感。什么话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可以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抱怨扯到天南地北,感兴趣的话题细致入微,尴尬的话题一笔带过。似乎也没有闹过矛盾,也树立过远大的理想。但不得不过承认这样的友谊比现实当中更加澄澈。没有成绩的攀比,没有寒暄,从来直来直往,心直口快。  
   俗话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网友竟然能比现实当中的好朋友更了解自己。而现实当中的[好朋友]又实在关心过自己几何?我总在现实和网络之间权衡着,总怀念小时候一句话可以说[绝交]的年代,那么长大以后只有相视而笑的说自己不懂事。而如今自己从稚嫩慢慢向成熟过渡,不得不谨言慎行,从前所谓的好友有了太多纠葛的关系不是一句冷言冷语就可以了断一切的。在真的想抛下一切就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的时候还得想这人的好,理解这人的难处。于是扯扯嘴角冷笑一声,为何我要欠下这么多人情债,为何要我觉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为何我付出再多对方也是不解风情。  
   我一大早去超市精挑细选了一堆食品,我提前一天跑去蛋糕店定了一个精美可口的生日蛋糕,我掏钱去KTV定下一间包厢只为这个和另外三人在一起过的生日。最后生日的主角却不是我,我看着[好朋友]因为她自己的心情不顾我的精心策划,不顾我的心情如何,看她我行我素得拉拢另外两个人让她安排了我的生日全天。我装作撒娇地向她们死皮赖脸得讨礼物,事后便没有计较但仍空手而回。我看着她们三个人围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讨论我不感兴趣的话题把我冷落在一旁。我蜷缩在沙发里想给回家。我不知道她们在兴奋之余有没有听见我路过时丢下一句面无表情的[其实我觉得今天生日过得挺苦逼的],但我如此现实的人,要的友情是互惠互利,现在这个时代让我享受甘畅淋漓的寂寞,为了保全自己不惜未雨绸缪地提防别人。能掏心掏肺的人有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不惜将自己装得温婉,不喜形于色,能帮人尽力而为,也为我平时借东西方面奠定了基础。我犹记得老同桌写的手折信,她说她多喜欢那时候爽快直接的我,让我不要变成现在的她,她是那么恶心厌恶伪装笑面的自己。  
而如今我却不偏不倚得没有偏离随波逐流的轨道,愈来愈能理解她的心境。  
我不明白现在是为什么。  
平时举手之劳相处融洽的普通朋友能够和我维持长久的友情让我心情愉悦。  
而说要天荒地老永不分离的[好朋友]却一点也看不透我的心思。  
这个物竞天择,强食弱肉的时代让我趋炎附势,让我心甘情愿成为学习的机器。循规蹈矩也好,行尸走肉也好。若心是空的,也不问世间红尘纷扰,将自己与世界隔离起来。在普遍的人潮中鹤立鸡群万一适得其反只会成为笑柄,我觉得自己活得就像个笑话,于是我终于放下虚荣说服自己是平凡的一员,在叛逆过后迷恋家的温暖,享受孤独的欢心。  
藏青色成为我喜欢的颜色。他常身着藏青色的T恤和羊绒毛衣,而我最喜欢他转身过后的背影。因为只有此时我才能明目张胆,目不转睛得盯着他出神。  
姐姐问,为什么放弃?我不信你那么快就放弃。  
我答,因为我配不上他。  
而且,我也没有勇气,没有毅力去改变,更明白喜欢不是占有,所以才不在此浪费光阴。  
他是站在巅峰之上傲视群雄,而我,在山脚下体会飞鸟与鱼的距离,感受遥不可及。  
 
 <>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在轻轻撕碎,扔到海底,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张爱玲  
少年的声音带着磁性,无论是他的回答问题还是他与人交谈,好听的声音总是萦绕在我耳边。但我开始能够迅速得整理好情绪投入到另外一件事的全神贯注中。频繁的考试像是翻来覆去的死。我的生活简单到只有吃饭睡觉学习。那些白花花的卷子那些被我圈圈点点的参考书那些复杂的习题简直如同洪水猛兽蓄势而来湮没了我生活。  
我沉默着用绿色的荧光笔将重点涂得醒目,一天下来少了从前的叽叽喳喳,招摇毒舌,又回归了刚到这个班时的阴郁沉闷。之前我不写作业经常迟到,数学的分数比差十分严重,老师发给我们了一沓试卷用题海战术让我们攻无不克。而我只字未动。  
同桌做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估计那沓考卷就让我当废纸卖了。而同桌仍坚持不懈得去数学老师家补习数学。而我的数学也不似曾经辉煌的稳定在140以上。而是直降倒数。  
   我仍是每天吊儿郎当的样子。在蓬勃向上对学习穷鬼追猛打,声势浩大的队伍里显得格格不入。老师在某天清晨找我出去谈了话,我压根没搭理他,将目光移向了蔚蓝如洗的蓝天。几朵浮云安逸飘散。  
   他说曾经的你是那么优秀,在原来的班级的时候。如今各科成绩不甚乐观,尤其是数学……  
   我沉默不语。  
   回来的时候我依然是砸了一科又一科的考试。  
   我犹记得后桌由次数学考得不错看了我遮遮掩掩要藏起的考卷,夺了过去看到那让我觉得刺眼的红色,于是鄙夷的[]了一声,将考卷丢在桌上。那是一种莫大的屈辱,仿佛往我脸上扇耳光一般。我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觉得自己活着像个笑话。原本这个人的位置是我曾经嗤之以鼻的,为何如今被曾经的觉得是手下败将的人嘲讽。在镜子里看见了落魄的自己,往脸上泼了一把水仍是毫无精神可言。  
   如今我每日坚持晨跑,大汗淋漓也不被不吭,气喘吁吁也不半途而废。不是因为[我想变得优秀,不然怎么站在你身边],而是我的贪心如同狮子大开口,尖利的獠牙上挂着黏稠的液体,更上一层战胜的欲望就无止无休。我受够了被人若有若无的怠慢,受够了因为肥胖被人嘲笑,于是我本来就在泥泞里打滚,我本来就卑微入尘埃,于是我无所畏惧我无夜无日得想要以刻苦和锻炼让我自己变得优秀。  
   于是我的数学在大考中拿到了满分。  
   —— 我做了两本练习册。  
   于是我成功瘦了十几斤,并且长高了。  
   于是我在无声无息之间成绩飞突猛进,以令人来不及咋舌的速度沉默不语地在我的生活中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我受够了。  
   寒假要到了。我最喜欢冬天了。我生活在南方,从小也没见过雪。但最喜欢穿着暖和的棉袄大衣打着围巾戴着手套和全家人一起围着吃火锅,喜欢和哥哥姐姐挤在一张床上玩弄着各自的手机,偶尔嘻嘻哈哈言语互相攻击然后打成一团,喜欢和全家人在宽敞的客厅里吃着杂果零嘴看春晚。寒冬里,窗外是灯火阑珊的不夜城,耳边是断断续续的烟火声。过节的味道十分浓郁,原来孤独冷清的我也有爱热闹的心。  
   后来,后来整个寒假我都在为几个月后的中考而努力,和平时一样早起,依然奋斗到深夜。却越读越兴奋,不知疲倦。  
   而整整一个寒假,我和同学完全断了联系,姐姐回来过春节,看我在学习上浴血搏杀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问我现在和他怎么样。  
   我在忙中之余伸伸懒腰,说,还能怎么样。我和他一句话也没说过。  
   《夏了夏天》这本书似乎在我初一的时候就买了。后来反反复复又看了好几遍。在今年又拿了起来看了一遍。原来只有真的到了初三才有了对书中初三时期的感同身受。我看到了李松,看到了在李松身上有他的影子。我看到了许诺对学习的刻苦和无奈,我看到了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顿时潸然泪下。此刻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着,更加坚定了要考上重点中学考上实验班的决心,还有默念他的名字,我心心念念的名字。  
   这是初中最后一个学期。我终于涌入了尖子生的行列,对班级里发生了什么事谁和谁又在卿卿我我完全不关心。或者说我从来就不关心过,从前只是为了和同学之间有共同话题可言。可这个兵荒马乱的时期谁又有时间和精力在这扯这茶余饭后当作消遣的八卦呢。由于历史是我的强项,我的历史成绩向来是满分。那天我整理了一份初中历史三年的时间表,细致到月和日,浏览了一会就将这份时间表背了下来。并且可以从最初人类诞生到中国近代史源源不断,倒背如流地背出时间和事件。我将它趁同学们去上体育课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悄悄地放进了少年的书包里。  
   我不伟大。出于各种考虑知道这份材料是尤为有价值的,多管闲事一回。我喜欢你不告诉你,不给你增加负担,而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一点。因为你足够完美。  
   日子无声无息地如同沙漏里的细沙流过,我也开始不苟言笑。对于很多事情都失去了探讨和参与的热情,自然也对一些同学的窘态同学们的嘻笑波澜不惊。有一回似乎是发掘了我的笑点,我转过头去,脸上咧起一抹笑容。  
   正巧不巧,他回过头来对上我的目光,定定得看了几眼。  
   我假装没看到,依旧平视后方面带笑容。  
   我的成就,终于有了让你注视的一天吗?  
   <>  
    
  于万千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得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张爱玲  
  迫于学习的压力,在体育课其他同学自由活动的时候我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又一圈。在别人的眼中或许是一疯子。好像怎么跑都不累一样。  
  迎面吹来的凉风,灌入了她的耳朵,鼻子,口腔,随即吹干了我的衣襟。我的T恤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后背上。眼前先是朦胧不清,再发黑,感觉整个世界天昏地暗,天摇地转的。  
  耳边隐隐约约传来同学的呼喊,听见了急促的下课铃声,可是我停不下来。真的刹不住脚步。  
  直到看见了装满我的心的少年。我快要跑到他面前的时候意识突然清醒过来。木然地站在风里,轮廓显得十分萧条。  
  我突然发觉到自己并没有放弃。口口声声说要的放弃。  
  因为喜欢上了他,其他的人就成了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大概因为都会在晚自习的时候早去所以有了问难度大一点的问题的机会。  
  所以我和他的距离不知不觉之中拉近了些。或许?  
  我是不是应该欣喜我终于有和他讨论问题的高度了呢。  
  我以个人的名义去参赛的作文大赛似乎拿了特等于是学校可能从教育局的途径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把这个事迹,划进了教学有方的荣誉里。  
  于是像个爆炸新闻在我们班炸开来。  
  我看见他的目光终于又一次注视到我身上。  
  ……  
  在初三还剩下两个月的日期里。我该如何形容这突如其来的梦幻。其实我已经拿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邻市重点中学的自主招生的录取通知书了。也就是说中考对我来说,似乎没有曾经在我身上那般沉甸甸了。我曾经多想逃离这个学校,如今我算是如愿以偿。  
  下课的嫌隙他将我前两日不解的一道题放到我桌上,然后坐在前桌的椅子上转过身来。练习本上是他演算出来井井有条的算式。我以为他忘了的。  
  他开口用笔点点步骤说了几句解释过程,被我轻描淡写地打断了。  
  我垂下眸子,嘴角微微上扬,我说,我考上XX学校了呢。  
  他一时直接抬起眼看着我。  
  最后从嘴里吐出几个字。真好。  
  他站起身想要离开,一种莫名的冲动促使我有勇气拉住了他的袖子。  
  我说,山有木兮木有枝。  
  他低沉的嗓音问,什么?  
  我笑了一下不再说话。  
  春夏之交,我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短T恤,对于还未褪去的凉意有些瑟瑟发抖。转眼之间,我的身上已经披上了一件长T恤格子衬衫,有着他熟悉的味道。我有些讶异,转过头去看他,他起头笑了笑。  
  这是对女朋友的关心?  
  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流,巨大的幸福感如同奔涌的糖浆侵吞了我。  
  地下恋情开展得格外小心翼翼,原本在班级里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突然无声之前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在一起,而且我之前还以为他不喜欢女孩子呢……  
  由远及近,这是我的初三,我汗水与感动交织的过程。  
  姐姐问,你还记得那句遥远的[我配不上他]吗?  
 
 
 
后记:我已经忘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内涵和初衷是什么。只觉得后来每小段前言已经前文不搭后文了。算是《屌丝逆袭记》吧。  
    
    
    
    
 
 
位置:精品区   年级:初中3 关键字
作文id:705595 来源:原创 字数:5245 投稿日期:2012-12-2 16:48:00 点击:
  盈梦 点评

推荐3星:[盈梦]2012-12-2 16:50:49


精品推荐人:慕容潇,天仙青儿,那一抹温柔
 网友打分:(综合分:)
 欢迎你投下宝贵一票(不能更改,入门级不能打分,选择收藏将进入我的珍藏)。
+2收藏 精品
+1还行 发表
-1真糟 退稿
   发表评论 
搜索更多作文:“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