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志发同志的新书《快乐老年》摆上了我的案头。这是一本充满哲理、充满感情的书。从光明日报总编辑的岗位上退下来不到一年,志发同志就完成了这部25万字的厚重之作,这让我对他的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读这本书,仿佛与一位老朋友交谈,分享人生的智慧,在如沐春风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和共鸣。
《快乐老年》一书共九篇,志发同志在绪论中将全书的主旨和内容总结为19种关系———得与失、喜与忧、大与小、进与退、真与假、义与利、利与弊、美与丑、曲与直、荣与辱、勤与懒、己与人、人与事、德与才、成与败、上与下、动与静、长与短、生与死———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参悟。谁不渴望一个平安、幸福、健康、和谐、有意义的人生?而哪一个人的人生不是在这些矛盾纠结中,在崇高品格的指引下,一路走过来的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志发同志的《快乐老年》不仅仅是一本写给老年人的书,青年人、中年人同样会从中受益。
范敬宜同志在《快乐老年》代序中说,志发同志“是一位披着一肩大漠风尘走过来的性格豪爽、痛快的硬汉子”。或许,是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造就了他的乐观和豁达;是高原上的大漠戈壁,磨砺出他的坚忍和执著;是振翅高飞的雄鹰,鼓舞着他的雄心和激情。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人心也是个世界,心有多大,你心中的世界才会有多大”,志发同志将这句话印在了书的封面上。“文如其人”,读《快乐老年》,就如同走进了他心中的世界。
“华丽的词藻可以入目,却不能入心”,写书是这样,工作、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在书中,志发同志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人生的哲理,体现了他面向实际、不务虚言的一贯作风。他写道:“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是否成功,不在于你做了多大的事,而在于你是否做了该做的事。犹如农民用汗水浇灌出茁壮的禾苗就当满足、工人用巧劲制造出合格的螺丝钉就该骄傲一样,只要你用勤劳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就应算作是一种成功。”在谈论真实时,他说:“做事不是为了被人欣赏,也不是为了装潢自己,更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不良愿望。做百姓需要做的事,是一种责任;做别人未做过的事,是一种探索;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一种快乐。但不管做哪种事,都应当实实在在。做表面文章,是对责任的亵渎;做虚假文章,是对人民的欺骗;做违心文章,是对自我的讽刺。”
我注意到,“做事”,是志发同志在书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而热爱事业正是他热爱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说:“是否热爱生活与事业心强弱有很大关系。那些干事业的人,生活总是十分充实的,即使有什么不快,他们也可以用事业上的追求将其冲淡,以致彻底赶跑。这提示我们,你要热爱生活,那就首先应当热爱你的事业。你的事业之心是灼热的,生活之树才会是常青的。”在他看来,正是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给人们以力量,使人生充满了意义和快乐,“人需要精神支柱,犹如汽车的轮胎需要充气一样。只要你具有坚强的信念,即使在失意中,也能聆听到快乐的声音。”
要对事业永远充满热爱之心,就要不断求进取、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只要你想生活得更好,就应当下工夫去炼心———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沉着地应对未曾想到的事变,机智地跨越那些令人发怵的艰难险阻。人的力量有多大,不取决于体力,也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更多的是取决于心力。强者首先在于心强。”“迷信命运的最大害处是,否定人类自身———扼杀人的奋斗精神,磨灭人的进取意志,窒息人的开拓勇气。”志发同志充满感情地写道:“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固然会吃苦头,在风浪中行船固然会有危险,但不破浪前进又何能到达彼岸!”
志发同志的一字一句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内蒙古日报社副社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到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光明日报总编辑,在每一个岗位上,志发同志都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思考。其实,面向实际、执著进取、勇于创新又何尝不是每一个光明日报人应有的追求呢?
在光明日报总编辑任上,志发同志提出,光明日报应该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精神家园,是一个让人排除物欲的诱惑,引领人们灵魂净化的圣地;精神家园,是一个让心灵得到浸润滋养的圣地;精神家园,是一个点化生命意义的圣地。她给予人们的是勇气,是智慧,是力量。作为这一精神家园的园丁,志存高远的胸襟、与时代同行的豪迈、在改革中不断突破创新的勇气,是必备的素质。当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够打破思想的壁垒,靠的是这样的精神;今天,光明日报要进一步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知识界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广大知识界喜闻乐见的报纸”,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
“意念具有非凡的潜在力量。积极的意念可以催你向上,消极的意念则会拉你倒退,恶性的意念还可能将你引向死亡”,这是一段充满哲理的话。心中有信念,每一天都是充满阳光、值得期待的日子。我想,沐浴在盛世辉煌中,一个人只有不断摒弃“小我”、超越“旧我”,在奉献中不断追求高尚人生,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伟大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