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语文 - 正文*

成语故事·言不由衷

2004-12-7 10:15:45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春秋初期,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担任周朝的卿士,在朝廷掌握大权。那时,周朝已十分衰败,郑庄公凭着自己的实力,根本不把周平王放在眼里。
  周平王是个软弱无能的人,他依靠着郑庄公来处理朝政,但是内心对郑庄公的傲慢无礼却又十分不满,于是就想让虢公忌父代郑庄公担任卿士。郑庄公知道了,非常恼怒,埋怨周平王。周平王向郑庄公解释说:“我并没有让别人取代你的意思,如果这么讲你还是信不过我,那就让我们交换人质吧!”于是,周太子狐就住在郑国做人质,郑公子忽住到周来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了,他的孙子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对郑庄公很不放心,也考虑着想让虢公代替郑庄公做卿士。不料,这事又让郑庄公知道了。郑庄公派郑国大夫祭(zhài)足带领兵马将周朝温邑地方的麦子全部割了运到郑国。秋天,祭足又率领兵马将周朝成周的谷子全部割走。从此,周朝和郑国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了。
  当时的史官评论这件事时说:“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如果不出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是没有用的(原文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倘若他们都能坦诚相待,为对方着想,都能用礼仪要求自己,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呢!”
  “中”与“衷”同义,都是指内心。后来人们把“信不由中”改为“言不由衷”,形容虚伪敷衍,讲的不是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