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语文 - 正文*

成语故事·如火如荼

2004-12-7 10:15:45

  荼(tú)
  这个成语出自《国语·吴语》。
  春秋末期,公元前482年夏天,吴王夫差带领军队到卫国黄池与晋定公相会,打算跟晋国争夺中原诸侯的霸权。正当他们争论不休时,越国趁机占领了吴地,俘获了吴太子。
  吴王夫差进退两难,既想与晋国一争高低,又想回师进攻越国,于是他与大夫、谋士们商议。最后他听取了富于谋略的王孙雒(luò)的意见,决定向晋军挑战,先取得盟主地位再说。他将三万大军分成中、左、右三路,每路百行,每行百人,总计万人一个方阵。夫差亲自高举斧钺,率领中军前进。中军的将士们都一律穿着白色的铠甲和衣裳,拿着白色的旗帜,带着白色羽毛的弓箭。远远望去,就好像漫山遍野盛开着白色荼花(原文为:“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zēng),望之如荼……”)。左军一律都穿着红色的铠甲和衣服,拿着红色的旗帜,带着红色羽毛的弓箭,在火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就好像一片熊熊燃烧着的火焰(原文为:“赤裳、赤旟(yú)、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而右军呢,则全是黑色,看起来就像满天的乌云。三路大军开到距晋军一里远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吴王夫差亲自擂鼓,士兵们一齐呐喊,那高亢而雄浑的声音,响彻云霄,震动了到会的各国国君。晋定公看了,更是心惊胆战,不得不拥立夫差为盟主。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书中的“望之如火”、“望之如荼”两句概括成“如火如荼”,形容军容的肃整和雄壮。现多用来比喻气势旺盛或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