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空间转换法


  空间转换法,就是以空间的转换为序来组织安排文章内容的写作方法。空间,或者说地点、环境,它是一切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一种依托、条件和基本形式。也就是说,事物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存在和发展变化的。
  这种空间,可以较大,如星际、洲际和地区间的转换;也可以较小,如某个地点的不同场所、不同景观、不同部分、不同角落的转换等。空间转换法,往往在空间有所变化的段落里(一般是段首)标明空间的转换,给读者以鲜明的空间印象和空间变动感,帮助读者把握同一事物在不同空间的不同风貌,或不同空间里不同事物的不同风貌。
  例如,吴伯箫的《难老泉》(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文章以游踪为线索,运用空间转换法记游晋祠,却从山西写起,由山西而太原,由太原而晋祠,由晋祠而难老泉。将景物、传说、古迹、新貌熔于一炉,内容深广,艺术画面开阔。不仅表现了景色的优美和历史悠久,更是赞颂了人民的英勇与创造力。


  优秀例文
 
  秋游紫竹院公园
 
  金风送爽,一片秋凉。萧瑟的秋风吹来了色彩斑斓的丰收季节——金色的秋天。
  我们也在瑟瑟的秋风催促下,来到紫竹院公园游览。
  我们走进紫竹院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紫千红、争芳斗艳的百花坛。百花坛中盛开着媚人的菊花,妖娆的大丽花,妩媚的一串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令人赏心悦目。一朵朵鲜花在秋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摇曳着,好似张张笑脸向我们频频点头致意。
  我们跟随欢乐的人群来到了观翠亭下。观翠亭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游亭,它坐落在长满青松翠竹的土丘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沿着崎岖的小路跑上观翠亭。站在观翠亭上举目远眺,视野豁然开阔,远处的山色,近处的湖光,尽收眼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山上满坡高大、挺拔的苍松翠柏和郁郁葱葱、含翠欲滴的竹林,还有杂生着的杨、柳、枫等落叶乔木。这些落叶乔木的叶子经霜之后,变成黄、橙、红色,在秋阳的照耀下,更显得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了。
  我凝视着生机勃勃的竹林,眼前出现了千万颗幼笋在一场春雨之后破土而出的动人情景。从而,联想到“雨后春笋”这句成语。我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也正像“雨后春笋”一般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吗?也有的人用修直挺拔的劲竹来形容具有高尚革命节操的老一辈,的确这样的形容是非常精当贴切的。这些翠竹抗风雪,傲严寒,春不艳,秋不凋,永葆青春。革命的老一辈,革命到底,保持晚节的高贵品质和美好的情操,不正像这些紫竹,节节向上的铮铮铁骨吗?
  走下观翠亭,来到水榭。水榭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别有风趣的三层楼房。它耸立在湖水之上,有曲栏与北山岛相连。我们沿着楼梯,登上水榭的最高处,俯瞰水榭养鱼池,别有一种情趣。池中一群群鲜红的金鱼游来游去,忽儿散开,忽儿聚合,鼓腮摆尾,翩翩起舞,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多么像郭老诗中所描绘的“大小群鱼来,食草声喁喁”啊!
  落日的余辉,映红了观翠亭,映红了水榭,映红了湖面,映红了游人的张张笑脸。游人在漫步中消除了疲劳,增添了大干“四化”的充沛精力。有人说:“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这话真不假。这次秋游使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这两句话的含义。
  我喜爱这绚丽多彩的秋色,因为它展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耿彤)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空间转换法,将紫竹院公园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在交代游园原因后,即写道“我们走进紫竹院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紫千红、争芳斗艳的百花坛”,接下去具体描写百花坛。在游玩了百花坛后,“我们跟随欢乐的人群来到了观翠亭下。”于是就描写观翠亭及亭下竹林。最后,作者“走下观翠亭,来到水榭”,描写了水榭的景观。
  文章写了作者的游踪,游踪多变,空间多次转换,移步换景,逐一写了“百花坛”、“观翠亭”、“水榭”等景观。文章给人以鲜明的空间感和每一景点的具体印象。(金叶)
  

  
  • 下一篇 时空交错法
  • 上一篇 环境描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