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法,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用水墨或较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集中突出,加强表现效果。后借用于写作之中,指对作品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和环境,使其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法。
烘云托月法立足于所描绘的物象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通过对这些事物的点染、描绘来烘托物象,不仅使物象鲜明突出,有层次感,而且还可以借“不写之写”创造出一种“韵外之音”,可以激发读者的艺术想象,给人以内涵深邃,回味无穷的感觉。
烘云托月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广泛而多样,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与所描绘的形象相关联的人物来烘托,多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是通过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相关联的环境来烘托,既可用于烘托气氛和景物,也可用于刻画人物。
例如,乐府民歌《陌上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描写罗敷的形象,就是运用烘云托月法生动地表现了罗敷惊人的美丽与勤劳的品质。她一出现就牵引着“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视线,他们一个个被她的美丽吸引发呆。作者没有正面写她的容貌,让罗敷的美在旁观者的眼中、反应中虚摹,使读者充分去发挥自己的想象,让人更感到罗敷的美貌真是达到了极致,难以用笔墨形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烘云托月法与正面衬托法有相通之处,但它不是特征相同或相近事物间的衬托,而是用周围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事物。这种联系多种多样,故而烘云托月法较正面衬托法灵活得多。运用烘云托月法要注意处理好“云”和“月”的关系。“云”和“月”之间“妙理贯通”,密不可分。其中“月”是主,“云”是次,“烘”是手段,“托”是目的。因此,铺陈写云,须“意在月处”;虽笔笔绘“云”,实为字字画“月”,不能反客为主。同时,为了更准确、传神地画“月”,必须着力于绘“云”,“云”写得愈是美丽,“月”才愈是动人。
优秀例文 在烈日下
这是极热的夏季里极热的一天。
下午两堂难熬的课终于上完了。我带着焦渴急匆匆地往家走,像在逃避“热魔”的追赶。糟了!钥匙忘带了。在这似火的骄阳下等着怎么行?好在爸爸的工地离家不远,找他去!
街上人很少,人们都躲在屋里不愿出来;大地像个蒸笼,闷得人透不过气来,马路热得透过塑料凉鞋烫着人们的脚;洒水车刚过去没多久,地又干巴巴的了;天空都亮得耀眼,更别说那太阳了,我在那点可怜的而又是宝贵的树荫下走着,呼吸着使人鼻孔发烫的空气。卖冰棍的也都躲进荫凉处,懒得吆喝,只有得意的知了,知——知——地发出刺耳的叫声。到处使人憋闷,到处使人烦躁。往常不长的路,这时似乎突然伸长了几倍。
好不容易走到了工地,一位正在清理材料的工人,指着对我说:“那不,你爸爸在搭架子。”
抬头望去,一座二十多米高的“井”字架上,四五个戴白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搭架子。在那么高的地方再加上烈日的曝晒还怎么工作呀?而工人们却不在乎,他们轻似狸猫地在架子上工作。“井”字架下的滑车摇上去了, 上面载着铁管。他们每人提起一根,有的用肩扛,有的用头顶;有的轻舒猿背,单膀较力。一根架好了,再拿一根。
忽然看见爸爸的手从裤兜里掏出一个什么东西,一仰头倒进嘴里,随后又扔了下来。那东西飘飘悠悠地正落到我前面不远的地上。一个蓝色的小纸袋!是仁丹!怪不得爸爸临走时,拿了一袋仁丹。
等了足有十多分钟,爸爸才下来。爸爸一身蓝色的工作服似乎贴在了身上,黑红的脸上满是汗水,额上两道皱纹里似乎也有汗水,嘴唇干裂着。他摘下油污的手套给我掏钥匙,大手也汗乎乎的,手上的青筋突起老高。我不解地说:“这么热的天,还干呀!”“哼,要都像小姐一样,这楼就别盖了!”接着他就又上“井”字架了。
我的脚又开始在灼热的地上迈动,天气似乎更热了。我下意识地回首望去:在烈日下的“井”字架上,四五个戴白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搭架子,远看去,像是在搭通向天宫的梯子。
多么可爱的父亲,多么可爱的工人啊。
我的心,又一热。(佚名)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烘云托月法,歌颂了爸爸和工人们不怕苦的精神和全身心投入四化建设的崇高品质。文章写“我”对天热的感受和烦躁畏惧的心理,目的是烘托爸爸和工人们的不怕吃苦精神和全身心投入四化建设的崇高品质。爸爸和工人们是“月”,是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对象,天气和我都是“云”,是起陪衬、烘托作用的形象。因为有了“云”的烘托,“月”才显得更皎洁、明亮。因为有了天气酷热和我畏热的描写,爸爸和工人们的形象才被烘托得更加高大。(王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