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巧设疑问法


  巧设疑问法,就是在行文时,逐层设置几个关键性的疑问,让下文的叙述来作解答,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写作方法。
  例如,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就设置了贾雨村和门子两个人物的一问一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方才何故不发签?”引出门子的回答中提起“护官符”;“何为‘护官符’?”引出门子答话后“献符”;“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引起门子的“叙案情”;“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判断才好?”引出门子答话后“献策”,即以权压人,以神惑众,以钱收买。
  使用巧设疑问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单个设问,可用作题目,或用于全文之首,以引起全文,并围绕这一设问作文章,不可旁枝过蔓。二是多个设问,要围绕一个中心,否则将扰乱文章的真正重点。
  巧设疑问法的特点是引起读者思考,前后贯通,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优秀例文

  母女坟

  今年春节前夕,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见闻颇多,最使我震惊和难忘的就是那两座母女坟。
  那是腊月二十九大清早,一口薄棺,一堆黄土掩埋了她——一个年仅三十岁,但已是三个孩子的农妇土莉。当灵柩下进墓穴时,死者的老父和丈夫地影拉着抱着三个孩子在坟头哭得死去活来。我和送葬的人都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几个人上前连劝带拉把他们架走了,只留下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给新坟和紧靠新坟边的一座坟烧着钱纸。
  “母女俩走到一条路上了。唉,造孽啊!”一个老伯叹息着说。我感到奇怪,这两座母女坟一定有一段悲哀的故事。当时不便多说,回来的路上,我问他:“老伯,您老又是叹息,又说‘造孽’,莫非这里还有一段悲哀的故事吗?”
  “三十年前,土莉刚生下来第三天,她母亲产后中风,临死时,看着三个丫头和可怜的丈夫老半天才咽了气。剩下土莉她爸爸,鳏夫一人,既当爹又当娘,好不容易把三个娃子拉扯大。老大老二出嫁了,土莉是老三,二十三岁时,找了一个上门女婿。成亲六年,女婿人不地道,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可娃没少生。已经生了一男一女,还嫌不够,非给老大生个弟弟不可。第三胎没成,这是第四胎,男娃倒生出来了,可土莉送了命。”
  “计划生育这么紧,怎让他们生三胎四胎呢?”我不停地问。
  “咳!你不懂,咱这儿对超生户要罚款,可到他家去,要啥没啥,去过几次,看他们可怜,了却不管了。咱村里还有好几户,跟他家一样,照样生多胎,谁管?医院要票子,他地影连五十块钱也没有啊!再说老二、老三都在家里生的也没事儿,谁知这次……”
  原来三天前的夜晚,土莉临产,地影叫了个生产婆在家接生,采用的是原始的接生办法。折腾到凌晨六点,孩子总算落地了,可胎盘却一直不下来,大出血,止不住。接生婆慌了,忙叫地影去请大夫。可晚了,等大夫赶来时,土莉已死在床头……
  听了老伯伯的叙说,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仿佛在听一个古老而心酸的传说。三十年人世沧桑,可在这春风刮不到的穷乡僻壤,因愚昧落后无知,酿成多少人间悲剧。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何时是了?假如他们不超生,又假如计划生育不罚款,结局也许会好些吧!
  两代鳏夫,一老一少还有三个孩子,还要在世间艰难地活下去。两代母女先后为超生而命归黄泉。“母女坟”堆在田野荒榛之间,向世人昭示着什么呢?(蒋止戈)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巧设疑问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开篇倒叙写送葬,给全文造成了悲剧氛围。紧接着三次设疑答问:第一次提出疑问:“老伯您又是叹息,又是说‘造孽’,难道这里还有一段悲哀的故事吗?”引出老伯讲述母女俩都因多胎丧命的悲剧故事答疑。第二次提出“计划生育这么紧,怎让她们生三胎四胎呢”的疑问,引出老伯讲述当地计生部门计划生育只靠罚款,罚不到款就不管,而导致生育多胎。第三次提出:土莉生孩子怎不到医院去,只在家里叫接生婆用原始接生法接生而导致送命?引出老伯讲述“医院要票子,他地影五十块钱也没有啊!”三次设疑,三次解答,故事步步深入,主题逐步深化。(尚鉴)
  
  
  • 下一篇 设计巧合法
  • 上一篇 动静相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