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五部-十一

一走进画室,画家就又把客人打量了一番,记住了渥伦斯基的脸型,尤其是他的下颌。他从未停止过他的艺术观察,虽然每当有人要评价他的画作时,他就会越来越激动,但他还是通过一些细微之处很快就对三位来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对格列尼雪夫的看法是“那人是一位俄国侨民”。米可哈伊罗夫不记得他的名字,也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他,同他谈过什么话,他只记得他的面孔,就像记得他见过的所有面孔一样,而且他还记得他的面孔被他归入狂妄自大、缺乏表情的那一类。浓密的头发和宽阔的前额使这张面孔俨然有副神气模样,但卑微、天真和躁动的表情却通过窄窄的鼻梁集中体现出来了。在米可哈伊罗夫看来,渥伦斯基和安娜毋庸置疑是有钱的俄国人,但他们也像所有有钱的俄国人一样,明明对艺术一窍不通,却假装成艺术爱好者和鉴赏家。“他们或许已经看遍了古董,现在正四处参观现代画家、德国骗子和愚蠢的英国前拉菲尔画派的画室。他们来看我,不过是为了不遗漏掉任何东西。”他想。他了解这些浅薄之徒参观现代画家画室(他们越聪明,人就越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结束参观之后可以说艺术已经衰落,说现代画家的画作看得越多,就越明白古代大师们的作品无可比拟。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而且从他们的脸上,从他们相互交谈、观看人体模型和胸像、走来走去等着他揭开画布上的幕布时那副满不在乎的轻率神情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不过尽管如此,当他翻着画稿,拉起窗帘,揭开遮布时,还是非常激动,因为虽然他认为有钱有势的俄国人多数都是畜生和傻瓜,但他却很喜欢渥伦斯基,尤其喜欢安娜。

“瞧!”他迈着闲散的步子走到一边,指着那幅画说,“这是《比拉多的训诫》《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他接着说,意识到自己激动得嘴唇直哆嗦,就走到客人身后去。

他们默默注视画作的几秒钟里,米可哈伊罗夫也用旁观者不偏不倚的眼光观看那幅画。这几秒钟里,他已预先相信,这几位刚才他还非常鄙视的客人即将做出最高明最公正的评判。他忘记了他创作这幅画三年当中的所有想法,忘记了他从未怀疑过的画作的种种优点,现在当他从一个不偏不倚的旁观者角度重新审视这幅画,竟然发现它没有任何优点。他从前景中看到比拉多恼怒的脸和基督平静的脸,他们身后,是比拉多的仆人和正在观察动静的约翰的脸。每一张脸都是他根据人物性格进行反复探索、一再修改描绘而成的;每一张脸都表现出那么多的痛苦和欢乐,都一改再改,以求整体和谐;所有颜色的搭配、色彩的明暗,他都曾费尽心机但这一切现在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都不过是重复了千万遍的庸俗之物。基督的脸是整幅画的中心,是他当初最得意、最喜爱的部分,可现在用旁人的眼光一看,也变得毫无价值。他看出他的画只是很好地(甚至连好也谈不上,因为他发现了许多缺点)摹仿了提香、拉菲尔、鲁本斯的无数基督画,摹仿了他们画中的士兵和比拉多而已。这幅画浅薄、拙劣、陈旧,笔触无力,色彩也不谐调。即使客人们当着他的面说些场面上的好听话,背后却可怜他,笑话他,而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沉默了不到一分钟,他就已经受不了了。为了打破僵局,显示自己非常镇定,他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同格列尼雪夫说起话来。

“我想我有幸见过您,是吗?”他说着,一会儿瞅瞅安娜,一会儿瞧瞧渥伦斯基,以免遗漏他们的任何一个细微表情。

“当然!我们在罗斯家见过一面。那天晚上,有位意大利夫人一位新的拉契尔进行了朗诵表演,您还记得吗?”格列尼雪夫非常顺溜地说道,目光毫不惋惜地从画作上移开。不过,他注意到米可哈伊罗夫很想听听他对这幅画的评价,就对他说:

“您的画比我上次见到时进步了许多。同上次一样,比拉多的形象特别打动我。您对这个人物太了解了,他是位非常仁慈善良的人,却又是彻头彻尾的官僚,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对我来说……”

下一页 第 1 2
  • 下一篇 第五部-十二
  • 上一篇 第五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