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公孙丑上-3.9

孟子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①。推恶恶②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③去之,若将浼④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⑤不羞汙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⑥而不怨,阨穷⑦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⑧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⑨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⑩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注释】

  ①涂炭:涂,污泥;炭,炭灰。喻污秽不堪之地。

  ②恶(wù)恶(è):厌恶。

  ③望望然:不高兴的样子。

  ④浼(měi):污秽。

  ⑤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其封地在柳下,谥号“惠”。

  ⑥遗佚:被遗弃,不被重用。

  ⑦阨(ài)穷:为穷所困。

  ⑧袒裼(xī)裸裎(chénɡ):袒裼,露臂;裸裎,露身。

  ⑨由由:自得的样子。

  ⑩援而止之:挽留。

  【译文】

  孟子说:“伯夷,不是他认可的君主不事奉,不是他认可的朋友不结交;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与恶人讲话;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与恶人讲话,(他认为)就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坐在污泥和炭灰上。把这种憎恶坏人的心思推广开去,他感到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要是那人帽子没戴正,他便会愤然离去,就像自己会被玷污似的。所以,当时各国国君尽管用好言好语来聘他去做官,他却不接受。他之所以不接受,就是由于他(认为那些国君不干净而)不屑于接受。柳下惠却不以事奉肮脏的君主为耻,也不嫌弃做小官;进到朝廷不隐瞒自己的才干,但一定根据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上面任用也无怨言,困于贫穷也不忧伤。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哪怕你在我旁边赤身露体,你又怎能玷污我呢?’因此他怡然自得地与他人共处而不失常态,别人挽留他叫他留下,他便留下。他之所以被挽留就留下,就是由于他(认为自己能洁净自好而)不屑于离去。”

  孟子说:“伯夷狭隘,柳下惠不够恭敬。狭隘和不恭敬,君子是不会这样的。”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