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科幻未来篇-飞向冥王星

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正在向冥王星飞去,它将经过约50亿公里的长途跋涉,9年后抵达太阳系最遥远的行星附近。

“新地平线”号远行目的何在项目科学家认为,这次探索如果获得成功,有望澄清围绕冥王星的争议,更可以将人类对太阳系最后的“地平线”——柯伊伯带的认识向前推进一大步。

在太阳系的行星家族中,冥王星算得上是一名“新”成员。它1930年才被美国天文学家汤博观测到,是太阳系传统意义上诸多大行星中最后被发现的一个。

正因为它的“新”,科学家对冥王星的研究一直停留在望远镜观测的水平上。比起太阳系其他行星,人类对冥王星的研究可以说是最少的。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对冥王星的看法可以用“小”、“冷”和“奇”这几个字来归纳。

“小”是指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异常之小。不仅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不能相比,也小于地球的卫星月球。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左右,仅是月球的三分之二;质量约为地球的0.24%,也小于月球。

“冷”是指冥王星温度极低。由于它位于太阳系中最边远的柯伊伯带,难以接受太阳辐射,终年处于黑暗和寒冷之中。它的表面都是甲烷冰,温度约为零下230摄氏度左右,因此天文学家又将冥王星称为“冰矮星”。

“奇”是指冥王星和太阳、和自己卫星的关系都比较奇特。冥王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最扁、最倾斜的,它离太阳会近到43亿公里,有时却远达72亿公里。它自己很小,却拥有一颗相对较大、直径超过1000公里的卫星,以至于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它俩是“双行星系统”。

近年来,冥王星成为一个“是非不断”的天体,它的“大行星”地位也受到挑战。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有更大的未知天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布朗去年宣布,他观测到一颗明显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并建议要么把这个新天体称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要么把冥王星的“大行星”称号撤销。

“新地平线”号项目首席科学家斯特恩认为,冥王星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他指出,只有在冥王星被发现后,天文学家才首次认识到柯伊伯带不仅孕育小行星和彗星,也存在较大的行星。从这个意义上说,冥王星堪称“先驱者”。

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带据认为与太阳系的历史密切相关。天文学家认为,柯伊伯带由太阳系诞生后的残余物质形成,极其寒冷的温度使其中的物质较好地保存在原生态,冥王星上也可能如此。天文学家因此而对“新地平线”号寄予厚望。斯特恩说,“新地平线”号的发射是一个标志,它将会把人类对冥王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