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中华清廉故事-苏琼 无私“官念”,一心为民

在东魏、北齐时期,吏治颇为败坏,“赋敛日重,徭役日繁”,“文武在位,罕有廉洁”,官吏们竞相贪腐,老百姓几无生路。但是,在这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也有清正廉洁的官员,虽不能改变朝政日颓的形势,却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尽力使百姓能安居乐业。苏琼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很多清廉事迹非常感人。

1、自己不能找官做

苏琼历仕东魏、北齐和北周三朝。曾任东魏刑狱参军、北齐南清河郡太守、徐州行台左亟、大理卿等职,北齐灭亡以后,任北周博陵太守,卒于隋文帝开皇初。苏琼年少时就显示出不凡的见识,有一次他随父亲去见东荆州刺史曹芝,席间曹芝有意逗他:“你想做官吗?”苏琼说:“你这话说错了!”曹芝没料到年少的苏琼会这样回答自己,便追问错在哪里。苏琼答道:“应该设官求人,而不是人求官。”设置官职是要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应该是人来要求做官或把官职用来赏人。“说得真好!”曹芝闻言击掌赞赏。因为在当时社会,“走后门”找关系跑官的都习以为常,而苏琼却认为个人不能自己去“找官做”,这在当时是特立独行的观念。苏琼寥寥数语,掷地有声,非同凡响,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官念”问题:是把官当作为国为民的一个岗位,还是视为个人争权谋利的工具?若是前者,必欲寻求堂堂正正做事的人来当“官”,若是后者,必引来贪腐之徒。苏琼的“官念”,至今仍不失为当政者之鉴。这种清醒的“官念”也正是苏琼一生为官清正的思想基础。曹芝想不到苏琼年纪虽小,却有如此精深的见解,大感惊异,据此认定苏琼是可用之才,把他留在府上做长流参军,成为幕僚,帮助自己协理军政。从此,苏琼开始步入仕途。后来,北齐文襄帝听说了苏琼这个人,就以仪同的名号开府设置属官,把苏琼召为刑狱参军,掌管刑事诉讼,并经常鼓励慰劳他。

2、不能搞冤假错案

苏琼为官,常常告诫自己“人命关天”,切不可搞冤假错案。当时,并州出现了一伙杀人越货的强盗,四处横行,任意妄为,扰乱了当地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乡民苦不堪言。齐文襄派张龙追缉。张龙处事较为粗鲁,不讲究方式方法,他把所有的嫌疑人都抓起来严刑拷打,被抓的人慑于严刑,纷纷认“罪”。张龙令被劫的人家前来认贼,乡民忙于生产,也就敷衍了事,异口同声地说:“就是他们”。但是奇怪的是,怎么也查不出赃物的去向,张龙无计可施,案子一时成为悬案。张龙的处理结果让齐文襄很不满意,他改令苏琼接手案件,非把赃物查出不可。苏琼接案后,仔细推敲了案情,决定先不动刑,而是进行明察暗访,终于缉捕了真盗贼十多人,并搜获大量赃物,证据确凿。齐文襄闻讯仰天大笑,对原被错认为盗贼的人说:“你们如果不是遇到我的好参军,那必是已经冤死黄泉了。”

出色的能力和骄人的政绩使苏琼不断得到升迁,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职,他都显示了高超的办案才能。他任南清河郡太守时,此郡原来也是个盗贼如毛的地方。苏琼到任后不久,郡内的零县就发生了一起失牛案。民户魏双成家的牛被盗走了,失主怀疑是同村的魏子宾所为,便将他绑送到衙门。苏琼审理了这个案件,经过仔细盘问之后,将魏子宾放了。失主十分惶惑,大呼:“府君将贼放回,我的牛到哪里去找啊!”苏琼拂袖而起,并没有理睬。随后,苏琼派人四处探访,终于将真正的偷牛贼抓捕归案,还了魏子宾一个清白。其他的盗贼慑于苏琼的威名,也只好金盆洗手,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作奸犯科。从此,郡内盗贼止息,治安井然,百姓的牲畜放牧在外也不必收栏。老百姓都说:“府君已经把我们的财物都存放好了。”甚至连邻郡的富家,为防盗贼,也将财物寄放在南清河郡内。据说,境外有一家姓成的富户,被盗贼围劫,危机之时,灵光一闪对盗贼说:“我的财物已经寄存在苏公那里了。”盗贼一听,只好无可奈何地退走了。由于苏琼严于治理,谁有善恶,哪怕是办差的官吏喝了百姓的一杯酒,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郡内再也无人敢顶风作恶。当苏琼后来升任徐州行台左丞并一度代理徐州刺史时,徐州城中五级寺有一百座铜像被盗,在五级寺四周住宿受到怀疑而被逮捕的有数十人之多,但苏琼却把他们全都释放了。寺院的僧人都抱怨苏琼,苏琼对他们说:“你们暂且回去,我查到铜像后自会给你们送来。”过了十来天,苏琼便将真正的盗贼拿获,人们无不叹服。

3、悬瓜于堂拒受礼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