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警示那些做苟且之事的人不要抱侥幸心理,只有当面背面都言行一致,做人做事都坦坦荡荡,我们才会心安理得,不会担心半夜鬼叩门。被誉为“四知先生”的东汉著名的教育家杨震,其一生刚直不阿、诚实守信的品格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父亲杨宝,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衰、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居摄二年(公元7年),杨宝与龚胜、龚舍、蒋翊一起被朝廷征召,他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东汉光武帝刘秀很敬重杨宝才华、学识、品德和气节,特派官家车辆征召他入朝做官,但杨宝因年事已高,婉言谢绝,最后老死家中。
在父亲杨宝的言传身教下,杨震从小就为人诚恳且聪明好学,他曾拜桓郁为师刻苦钻研《欧阳尚书》,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晓经传,博学多才。杨震对教育事业特别热心,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置之不理,从20岁起一心一意自费在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将就他父亲以前的旧学馆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两千余人。由于他教学有方,学馆如市,书声朗朗,学馆规模越来越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继牛心峪学馆讲学之后,杨震还在华阴双泉学馆、客居于湖(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董社源)讲学十多年,弟子多达一千多人,加上牛心峪学馆的学生已超过了三千人,完全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相媲美。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虞放、陈翼就出自杨震门下,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
杨震名声很大,远近钦慕,连当时职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将领、大将军邓鹭都十分敬重杨震的学识、贤名和品行,亲自派人请杨震到自己幕府任职。这时,杨震年已五旬,只好停止了他心爱的教育事业,到邓府上任。到大将军邓鹭幕府不久,杨震又被推举为“茂才”(即秀才)出任了地方官,担任过襄城(今河北省襄城县)令;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升为督察州郡政务的官员——荆州刺史;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升迁为负责一郡政务的官员东莱(今山东省掖县)太守。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调任为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7年),杨震进入朝廷任职,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负责舆马及牧畜之事。同年十二月调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朝廷礼、乐、郊庙社视之事。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升为司徒,为“三公”之一,主管教化。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升为太尉,掌管朝廷军事大权。杨震从应征入邓鹭幕府起,到被罢免太尉止,出仕二十多年。
这二十年间,杨震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用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有一次,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的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夜深人静,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他说:“你应该了解我的为人,我举荐你为官是因为你有才能,并不是图你的回报啊,你这是要干什么?”王密说:“我知道你不图钱财,但我真的很感谢你的知遇之恩,只想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而已。更何况现在深夜无人知道,你就是收下我的礼物,也不会影响你的名声啊。”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我并非担心我的名声,只是不想违背我做人的原则而已!”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汉安帝元初四年,杨震被调入朝廷担任太仆之职,后来升调为太常。杨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唯才是举,他所选用的陈留、杨伦等,都是通晓经书、学识过人的名士,能将所从事的本门学业弘扬光大,儒生们对此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