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经历三年之久,朝廷军队大伤元气。朱棣用长驱直入的战略,渡黄河、越淮河、过长江,锐不可挡,不少守将一见朱棣大军杀来,不是弃城逃跑,就是开门投降。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建文帝见大势已去,只好以割地为条件,派人向朱棣求和。此时,朱棣认为破京师已不费吹灰之力,怎肯就此善罢甘休。六月初,朱棣挥师渡江。一时间,金鼓齐鸣,杀声震天,兵临京师(今南京)金川门城下。守将李景隆和谷王朱蘅门出降,南京城不攻自破。突然,宫中燃起熊熊大火。朱棣派人搜遍京城,也未找到建文帝。有人说建文帝自焚身亡;也有人说,建文帝趁宫中火起、城中大乱之时,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削发为僧。建文帝的下落如何,成了明史上的一个疑案。朱棣进京后,继续以“维藩”相标榜,把建文帝的五十多位近臣指为奸臣张榜宣布,分等级悬赏捉拿。即帝位后,对这些人大肆诛戮。为建文帝出谋削藩的齐泰、黄子澄都被全族诛杀。方孝孺案株连最广。
方孝孺是建文帝的文学博士。朱棣进京后,将他逮捕入狱。后来,朱棣准备登基,需要人起草即位诏书。众朝臣都推举方孝孺。方孝孺被释出狱,朱棣下旨让他草诏。
这一天,方孝孺穿着孝服来到廷殿,悲恸大哭。朱棣对他说:“我是学习周公辅成王的。”方孝孺问道:“成王如今在何处?”朱棣回答:“他自焚而死了。”“为何不立成王之子?”“国家需要年长君主掌朝。”“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愠怒未发,从座位上站起,走近方孝孺身旁,耐心地对他说:“此乃朕之家事,先生请别过问太多。”遂令左右拿笔札给他,又说:“诏天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掷笔于地,边哭边骂道:“诏书我决意不草,死亦无妨!”朱棣恼羞成怒,厉声骂道:“朕偏不让你马上死,就是你自己不怕死,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吗?”方孝孺愤然回答说:“即使诛十族,你也无奈我何!”朱棣下旨将他又关进狱中,并大抓他的亲族朋友门生,每抓一人,都带来让方孝孺看一看。但方孝孺始终不为所动。接着,九族全诛,方孝孺被处以磔刑。朱棣还不解恨,又将他的朋友门生作为“一族”,也全都杀掉。方孝孺一案,共杀死八百七十三人,而发配充军被折磨而死者不算在内。史书上称朱棣的大清洗为“瓜蔓抄”,意即如藤蔓攀连般地搜罗罪人,凡是被列榜为“奸臣”而沾亲带故的,均在清洗之列,被杀者达数万人之多。
朱棣本是以诛讨主张削藩变乱祖制的奸臣为借口起兵“维藩”的,但朱棣当上皇帝后,在对待藩王的问题上,同样采取的是削藩政策。他本人是以藩王起兵夺取皇位的,深知军权过重的藩王对中央皇权的威胁。不过,他即位后为掩人耳目,恢复了周、齐、代、岷四位亲王的封藩。但未过数月,就借故列举罪名,削除了代王和岷王的护卫军队。继而在永乐四年(1406年)废齐王为庶人。永乐十年(1412年),削除了辽王的护卫军队。明太祖时拥有护卫军八万的宁王,也于永乐二年(1404年)从边塞改封到南昌。宁王亲历几个藩王的结局,因此,到了南昌后,以韬晦为计建筑华丽的宫殿,终日深居其间鼓琴读书,不过问政事,所以在永乐年间得保平安。周王也自动献出护卫军队,以减少朱棣的疑忌。于是,经过几年的削废藩王实力,威胁最大的几位藩王的护卫军队几乎全被解除。
朱棣继续削藩的结果,造成了北方的空虚。这时的蒙古不断骚扰,朱棣不放心,便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征调了上百万工匠和农民,动工扩建北京城。永乐十八年八月竣工。永乐十九年正月,明王朝迁都北京,以南京作为陪都。迁都北京,对于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维护全国统一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