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卢仲农、朱谦之
仲农、谦之两公台下:
业风遽起,仓卒离群,此心,想同之也。
曼前于芜得疾,至今尚未脱体,芜约颇难践,公等慈悲,哀愍此病头陀石?皖江风潮,一至于此,夫复奚言!两公一点婆心,固惟梵天帝释可表!奈何徽州诸公,必欲将总理殴死。卒致大局无可收拾。反谓总理破坏学堂。乌睹所谓佛性者乎?贤如两公,尤不能使人无责备也。我闻有谓江君彤侯于中播弄,致有此次风潮。
然耶,否耶?匪夷所思!曼亦与江君为至友,如其有之,当愿两公切劝渠痛改前非,善果则不远矣;亦大善士所不宜得已者耶?
曼日来食不下咽,寐不交睫;静坐思维,觅得一些消息。明春必买草鞋,向千山万山之外,一片蒲团,了此三千大千世界耳!日间卷单南还故乡,两三月后,或可再来。情根未断,触此落叶青灯,虫声在壁,伏枕书此,聊当话别。两公为道为人,尚须自爱!芜地故人未另裁候。相见时幸为寒僧道念。不识今冬木脱草枯之后,可有机缘于留春园中携手同游,随诸公后,盈盈池水,寒照额纹否耶?
寒僧曼殊拜
1906年10月
致刘三
刘三长者足下:
初六日从西湖寄上片楮,已尘清鉴否?
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曼前离芜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自初九日由杭返沪,举目无亲。欲航海东游,奈吾表兄尚无回信;欲南还故乡,又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是以因循海上,卒至影落江湖。无可奈何,迁往爱国。目下剃头洗身之费俱无。嗟夫!长者,情何以堪?今不得不再向长者告贷三十元,早日寄来美租界新衙门北首和康里第四?爱国女学校徐紫虬转交苏文惠收。今冬长者返申当如数奉还。长者菩萨心肠,必不使我盈盈望断也!愁次不尽欲言。容当续呈。敬叩讲安!
九月念三日
曼殊拜
长者何日返申,望早示知之。
1906年11月9日
复刘三
刘三长者:
前日令弟赍来惠札,并二十元,感佩明德,何可言喻!
曼顷已由爱国女校迁来法租界八仙桥西江路鼎吉里第四号夏寓,赐教可径寄来此处。惟此住址因友人约守秘密,故乞长者秘不以告人,幸甚!
曼此后行止尚未有定,比来寂处小楼,学梵文耳。长者何时可以来申,慰此岑寂也?
余非书所能究。寒风萧瑟,依望珍摄!
青漪、海航、仲梁诸公处乞致声。
曼殊拜
1906年11月
致刘三
刘三我哥足下:
匆匆握别,无一书至,殆以曼根器浅薄,不屑教诲。见弃之速,情奚以堪?
曼前此所为,无一是处,都因无阅历,故人均以此疏曼。思之成。第天下事无有易于骂人者。曼处境苦极,深契如兄,岂不知之?家庭事虽不足为兄道,每一念及,伤心无极矣!嗟乎,刘三,曼诚不愿栖迟于此五浊恶世也。
前太炎有信来,命曼随行,南入印度。现路费未足,未能预定行期。曼下月初可以返东,顷已谢绝交游。惟望兄勿弃我太甚而已。天寒风厉,依望珍重!暇时望有以教曼也。
十月二十三日
弟曼殊顶礼
1907年11月28日
致高天梅
天梅居士侍者:
昨岁自江户归国,拟于桂花香里,趋叩高斋,而竟不果。情根未断,思子为劳。顷接《南社》初集一册,日夕诵之,如与诸故人相对,快慰何言!拙诗亦见录存,不亦佛头着粪耶?
衲行脚南荒,药炉为伍,不觉逾岁。旧病新瘥,于田亩间尽日与田夫闲话,或寂处斗室,哦诗排闷。“比来一病轻于燕,扶上雕鞍马不知”,惟有长嗟而已。
大著精妙无伦,佩服!佩服!衲尝谓拜伦足以贯灵均、太白,雪莱足以合义山、长吉,而莎士比、弥尔顿、田尼孙以及美之郎弗劳诸子,只可与杜甫争高下。此其所以为国家诗人,非所语于灵界诗翁也。近世学人,均以为泰西文学精华,尽集林、严二氏故纸堆中。嗟夫,何吾国文风不竞之甚也!严氏诸译,衲均未经目,林氏说部,衲亦无暇观之。惟《金塔剖尸记》、《鲁滨逊飘流记》二书、以少时曾读其元文,故售诵之,甚为佩服。余如“吟边燕语”、《不如归》均译自第二人之手---林不谙英文,可谓译自第三人之手,所以不及万一。甚矣,译事之难也!前见辜氏《痴汉骑马歌》,可谓辞气相副。顾元作所以知名者,盖以其为一夜脱稿,且颂其君,锦上添花,岂不人悦,奈非如罗拔氏专为苍生者何?此视吾国七步之才,至性之作,相去远矣。惜夫辜氏志不在文字,而为宗室诗匠牢其根性也。衲谓凡治一国文学,须精通其文字。昔歌德逢人必劝之治英文,此语专为拜伦之诗而发。夫以瞿德之才,岂未能译拜伦之诗?以非其本真耳。太白复生,不易吾言。